【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下,要求学校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在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素养的提升被视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养成,不仅在高等院校中作用重大,它还关乎学生的一生,教师应在高职阶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院校;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阶段语文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语文教学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提升提出了一些观点,首先从拓宽学生阅读内容及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的一些探讨,然后从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和专业差异的角度,诠释了重视学生差异化的重要性,最后对积极建立评价及阅读成果展示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高职阶段语文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拓宽学生阅读内容及空间
高职阶段学生阅读的内容不能停留在课内书本中,应该逐渐向课外延伸,由于高职阶段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外界生活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知识、新领域都有着无限的向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前提,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激发兴趣,积累知识。另外高职学生的阅读空间,也不能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去发现,发现自身喜欢的阅读环境,大自然中、学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书店等等,在这些优美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会慢慢把阅读当成自身的一种习惯。
二、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对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认真读一本书其实是很难的,学生往往没有耐心,读几页就想去做其他事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实践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通过大量实践的案例,有了专注的心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专注力是学生可以持续做任何一件事的基础,也是除了阅读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能力。
(二)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授之以渔”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时,过多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往往不理解真正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应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或者通过事例进行讲解,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能盲目地去讲解所谓的“正确方法”误导学生。“授人以鱼”的短期效果,往往不如“授人以渔”的长期受益来得实际。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职阶段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而对其他知识点的掌握是其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内及课外学习,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己受用一生的重要事情。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和专业差异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和特点,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喜欢安静不爱表现、有的学生性格稳重、有的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胆小懦弱等等,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学生性格中的优点进行充分肯定,对于学生性格中的弱点给予正确的引导,选择不同类型可以塑造学生性格特点的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书籍塑造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向真、善、美的方面引导。
(二)尊重学生的专业差异
高职阶段的教育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殊性,由于马上要面向社会工作,这个阶段的教育必须具有实用性。对于语文教育教学而言,培养适用于社会的人才,就刻不容缓,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培养,达到可以让学生走出社会,适应社会的目的,包括人际关系、专业水准、业务水平、对事物的洞见,等等。
四、建立评价及阅读成果展示
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必须阶段性地对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这种教育方法比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受用,因为人们先是需要得到认可和评价,然后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对于阅读也是一样,必须有开放的阅读成果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在阅读上取得的成绩,同时实行开放的评价机制,也更有利于学生们互相交流,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可以在校内图书馆中设立一处专门的“阅读成果展示板”将学生的优秀阅读笔记进行展示,同时在展示板的空白处设立“留言板”便于学生相互交流。
五、结语
阅读是让一个人变优秀的有效途径,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优秀的人谈话,阅读的良好习惯不仅仅停留在学生高职阶段,而是应该贯穿学生一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思考培养怎样的学生,学生必须掌握怎样的能力,而随着当今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迭代得越来越快,任何一种知识和技术都不能受用终身,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得出优秀的教育是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读书是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邱彩虹.高校开展嵌入式阅读的实践探析——兼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语文教学改革[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9).
[2]徐辉.基于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6(8).
[3]杨桃.把握高职生的特点实现高职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3(7).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