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往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作文教学往往是其最大的一个难点。在信息技术不断运用与发展的环境下,其也在教育开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辅助功能。据以往的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以全方位提高。因此,本文主要以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直接为学生点拨写作思路,并以多媒体为途径让学生累积一些写作素材,通过背诵范文的形式,让学生对其进行模仿。新课改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更好地加以推动,以使学生所写的文章更加贴近生活,具有丰富情感,结构严密完整,思路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信息技术能够将一些教学素材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更好地展现作文素材,以增强其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写作灵感。同时,将写作素材以鲜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效地拓展写作思路,以使学生迸发出更多写作灵感,使文章更加新颖与丰富。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灰雀》一课后,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进行描写小动物的写作训练。为了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小视频,让学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创作灵感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想要写作的愿望。同时,这一方式也能帮助学生累积更多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使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以全方位提升。
二、增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文章的真实性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生活中含有各式各样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使其为教育教学更好地进行服务。作文是生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也应与生活实际加以有效联系,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与体验生活,创作出更多情感丰富的文章,并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喜爱生活,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jZ9xx2WKvT4lfthY1ay1iNGQdOI3Sb+AkwjD4MSbm9k=能力。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针对“童年”这一话题进行写作时,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生活,与自己的父母、长辈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了解有关自己的一些童年趣事,也可以和同学互相探讨,了解别人的童年趣事。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带着自己的亲人去一些有关童年的地方进行重游,找寻到更多的写作灵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小视频。比如翻花绳、滚铁环、弹球儿、弹溜溜、丢手绢、滑冰等等,以唤起学生更多的回忆与灵感,从而使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在情感方面更加饱满与丰富,加深学生对游戏文化的了解程度,增强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三、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网络的沟通与交流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教学中,作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离不开网络的有力支撑。学生无论是在社会、家庭还是学校中,都能够对网络平台进行接触。通过浏览网络中的信息,不仅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写作方法加以丰富,也能够使师生、生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互动与交流,增强彼此的有效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自身的写作素养、写作技能等得以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就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写出“自己心中的父亲”。教师可以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对这一话题进行构思、撰写,在下次课堂中更好地展开讨论与交流。为了能够使最终的写作效果得以全面提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空间、微信、QQ等网络平台更好地进行讨论与交流,以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写作方法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对学生自身的思路加以丰富,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技巧、写作素养等得以综合性提升,使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结论
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课程资源加以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与机会,从而使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并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写作素养,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5).
[2]郑飞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着力课程形态解决错别字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5(3).
[3]姜松梅,杨晓磊.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促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