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难度等级也在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语文天地。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加语文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阐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研究整合的方法,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整合;研究
【文献标识码】G62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变化。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研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研究,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其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能够给僵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带来一种创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语文课堂现存的问题
就小学语文课堂而言,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语文课堂与课外阅读整合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质量的目的。
(一)语文课堂与课外阅读相分离
目前的语文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因为语文教师不能够完全做到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阅读指导方式缺少整理以及规划,课外阅读资料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缺乏兴趣。教师无法做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进行合理的课外阅读,语文课堂与课外阅读被划分成两个区域,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这一教学方式无法被推广。
(二)课外阅读缺乏关注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能只依靠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但是,目前部分语文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关注。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便足够了,但真正的语文素质培养更多地依赖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
关注。
(三)学生缺乏阅读激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多在六到十三岁之间,处于儿童期,对于学习的驱动力大多来自于获得教师、家长等长辈的认可,这种来自外部的学习驱动力很不稳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阅读兴趣。阅读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动,学生周围如果没有浓烈的读书氛围,在课下可能会很少阅读课外书籍或很少主动去学习其他知识。由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会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止步于课堂。
二、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意义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永久的朋友,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学习,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对语文知识的课外拓展延伸。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无法将两者统筹兼顾,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便可以做到这一点。在进行相关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知识天地,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语文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有所了解,达到新课标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培养,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个难关。学生常会遇到没有写作素材,没有写作灵感,没有写作思路等问题,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够生动,没有真情实感,脱离了生活实际。其原因在于学生并未仔细观察过生活,感受不到时代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便可以改善这一点,利用课外阅读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篇文章对主旨进行剖析,对其有一个深刻、具体的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写作兴趣和真实感受。而且,通过课外阅读,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素材,为学生对素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方式,对语文写作教学发挥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保证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相互整合,能够实现课本知识与课外阅读内容的融合,学生可以借助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外阅读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方法
通过了解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意义,语文教师需要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方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应用到语文教学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
(一)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教师通过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阅读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情况。例如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不知道如何了解一本书,不知道什么样的书该仔细阅读等等状况。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详细的阅读指导。
例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时,教师可以先教学生阅读的方 式:粗读、精读。粗读指了解一本书的大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见识。精读指对一本书进行深入阅读,深入了解书中内容,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内容。其次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盲目地对书籍进行阅读只会浪费时间。教师在指导学生挑选书籍时,要慢慢培养学生的读书品位,形成自身的对于事物的见解,获得真正的阅读经验。
(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可以有意识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外知识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内容,学习更多语文知识,进而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开展某一课堂内容前,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提前了解课文以外的相关内容。
例如在开展寓言故事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等著名寓言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述他所看到的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再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关于苏轼的诗词时,可以先安排学生看一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者是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看苏轼在黄州期间所做的诗词以及文章,以便更好地了解苏轼的生平往事。这样当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学生便能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更好地了解课堂内容。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目前学生的读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家庭原因是重要原因。部分家长不重视阅读,认为读课外书并不重要。还有部分家长长时间玩手机,在家里阅读时间过少或根本不阅读,无法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不能指导学生阅读,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一样重要,家长需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设置读书角,学生可以将看完的杂志、多余的书籍等放在读书角以供其他学生阅读,交换书籍扩宽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读书的活动,像读书观后感征文活动、读书节活动、演讲活动等,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做到积极、用心地去阅读课外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结语
通过探析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了解到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既是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是新课标下对传统语文课堂模式的冲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的阅读内容等有利因素,为学生打造一个语文天地,加强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领悟能力,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比较与整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6).
[2]杨秀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6(8).
[3]柳成龙.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4]尹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整合的课堂教学浅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5).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