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开始,全国很多一年级和七年级的中小学生迎来了崭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 “部编本”教材,正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很多亮点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学习和反思。掌握“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了解和学习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示范;理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2017年秋季入学开始,全国很多一年级和七年级的中小学生迎来了崭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所谓“部编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一纲多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个省市地方和各大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纂和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实际问题,教材版本不能真正做到优中选优。“部编本”教材,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敦促教材编写质量的提高。
众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拿到教材后,可以发现“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很多亮点。
“部编本”语文教材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的语文教材,也要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语文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而“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团队权威,精心策划选取,历史悠久,不存在地方的区域差异,特别具有代表意义,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部编本”语文教材大力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翻开教材,从插图的中国水墨画特色,就能看到教材浓郁的“中国风”。“部编本”语文教材里的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了很多。很多历代美文美篇,乃至笠翁对韵、民俗谚语都出现在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篇目体裁也特别丰富,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跨度相当大,古代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先秦的散文、明清的小品文……涵盖了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
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与教育规律,根据它自身的特 点,“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了很多比较新颖和成熟的语文教学成果。例如“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就选用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先认字识字。“部编本”语文教材充分满足教学一线需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往可能受教材、教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出现很多诸如以往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授课时间多而学生阅读量偏少,或者学生课上练习少、操练少等问题。而“部编本”语文教材在编写伊始,就深入分析了多年来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状况,并且对于某些状况做了相应的对策,给教学提供了很多策略方法与实践案例。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发达的时代,多种媒体媒介的出现,极大开阔了中小学生的视野。所以,“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练习构思、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融入了时代元素,力争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例如语文园地里的“展示台”,启发学生将课内外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学生会很乐意接受教师和课堂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部编本”语文教材把以往学生课下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纳入到实际教学计划中,明确了课外阅读的重点,弥补了学生读书方法的缺失,使“课外阅读”更加深化。“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很多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在教师的阅读指引下,学生能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学生阅读随着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形成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体制。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做到以下几个教学备课要点:
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其次,从整体上把握“部编本”语文教材,理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理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最后,在准确把握“部编本”语文教材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 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掌握“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了解和学习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作者简介:李明明,1983年生,女,河北承德人,承德市实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