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的语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对于塑造美的课堂来说更是必要的过程。为了塑造更美的课堂,为了更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深入落实美的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良言一语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雪”,语言的魅力无处不在,并以各种形式带给人们不同的听觉感受,刺激、引导着人们的思考。语文是一门基于语言基础上的学科,可以说无语言不语文,而几乎所有的语文学科教学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传达出的真情实感。对于年纪尚小的受教育群体来说,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而听觉作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面,对小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播就显得无比重要。由于学科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美的语言对于塑造小学语文美的课堂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美的语言并不是只指那些语句优美、辞藻华丽的课文。这里美的对象指向所有的语言本体,不论是简短的儿歌,抑或是长篇的阅读课文,不论是让人如痴如醉的写景散文,还是言语正规得体的科技说明文,哪怕是那些让人痛心疾首的描写,只要我们用独具节奏感、夹带适当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它就属于美的范畴。
一、美的导语,引人注目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堂完整的语文课,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开头,而优美的语言能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堂新的知识盛宴。
对于年级稍高的小学课本来说,几乎每一个单元前面都会有一个概括性导语,它们往往用优美且话不讲完的语句形式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章节。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章的课文讲的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与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光。章节前面有一段话: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北京首都,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让我们一起把祖国歌唱!这就是最典型的美的导语。来到具体的课文方面,优美的语言能充分体现出文章的情感。
如一年级的课文古诗《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然后老师将古诗的内容用白话的形式进行总结概括,把诗意变成一幅画来让孩子们初步接触。在一个风景优美、宁静舒适的泉水发源地,你漫步林间,只看见旁边的泉水从泉眼里不停地往外冒,泛着白气,却听不到一点儿水 流的声音。树荫倒映在水面上,随着水波晃动,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娇嫩的小荷叶才刚刚从水面露出一点点尖尖的角,十分可爱。仔细一瞧,那尖尖的荷叶上面,正停着一只歇息的小蜻蜓。在讲的过程中,注意气息的轻重缓急,要有一种漫步的感觉,这样学生就会被这样一幅美景吸引住,对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二、美的过程,给人享受
有了一个美的开始,接下来在具体的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专注度是比不上成年人的,需要老师不停地将他们的注意力抓回课堂,我们就需要时时刻刻将美的语言进行着。
比如在进行《小池》的教学时,根据老师的泛读,先让学生猜测这首古诗中带有的情感。读的时候,注意古诗特有的韵律感与节奏性,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轻柔”。那么就潜意识地告诉学生要重点去把握诗句中的“惜”字、“爱”字,接着再辅以对诗句本意的翻译,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显得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而绿树喜爱在晴朗的天气里,在柔和静谧的气氛里,将自己的影子融入清澈的池水中。这样一幅柔和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又怎能不让人感觉到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在课文《画风》中,风看不见、摸不着,可是赵小艺看到了风把旗子吹得高高飘扬在半空的样子,陈丹也看到了风把大树旁的小树吹得不情愿地弯下了腰的样子,甚至被风吹得斜斜的雨丝儿,通过与现实生活中干瘪的描述——旗子飞起来了、树弯了、雨斜了的对比,让学生在语言的魅力下,在别样精致的艺术气氛感染下,必将犹如吮吸着一颗最爱的棒棒糖一般,意犹未尽。
三、美的总结,发人深省
一篇课文,总会有它的中心思想,有它想要表达出来的感情。而语句优美的总结能让小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别人的世界里去发现、学习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从而也让老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实在很多课文末尾,作者都有自己的结尾,不过仍然需要老师去总结,把它转化成美的语言传达给小学生。如课文《怎么都快乐》,课文最后说:“四个人玩,很好!五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连开运动会也可以。”这样,三五个好朋友,你拉我,我拉你,大家一起做各种游戏,一起感受操场上清风的抚摸,欢声笑语中,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这样的总结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交朋友的欲望吗?对于小学生活泼性格的养成也非常重要。
一样,《小池》在给学生热爱大自然,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观看世界的感受的同时,也通过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告诉孩子们那些小池中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新形象,正如小学生自己一般,都是初露头角的新人,前景广阔,也会有像蜻蜓一般赏识他们的人,从而激起孩子们积极奋进、拼搏创新的激情。这样的主旨升华需要老师用美的语言去引导,而不是干瘪的一两句赞赏景物美的话。
由此看来,美的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对于塑造美的课堂来说更是必要的过程。为了塑造更美的课堂,为了更好地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深入落实美的语言的运用。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