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性的学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从阅读中获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质,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知识体验、思维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学习品质、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育培养。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有个性、有思想和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的培养重任。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形成,让他们获得一定的阅读策略,让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在阅读中获得滋养、塑造人格、培养个性,获得健康发展的力量。
一、初中语文阅读需要学生个性化开展
阅读的文本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的语文各项能力和素养都可以在阅读中获得。阅读是语文教与学检测的重点。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是学生会学、能学的起点。但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一篇文章阅读中,学生对内容的感知、把握和生出的情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语文知识、欣赏水平、生活经历、发展体验是不同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只有重视学生这样的个性差异,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思维,获得阅读的收获和对人生的启迪。
现在的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教育,我们在语文阅读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自己的阅读认知,表现自己的内心思考、精神世界;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思维,获得创新性的阅读。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青春期,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和思考,心理发展处于焦虑、不安和矛盾中,所以他们的独立性日渐增强,渴望得到认同与归属感强烈。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展示,能让他们有个性阅读的机会。那么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能让学生在释放个性、张扬个性中形成个性化阅读思考和创新阅读。
二、初中语文个性阅读教学推进的策略
新时期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我们在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思考的兴趣,形成个性化阅读思维和方法。
(一)营造学生张扬个性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理念重新定位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我们要顺应时代和潮流,积极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工作;要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的民主的学习氛围,在平等、友善和宽容中进行互动。如在《背影》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课前就让学生找一找、想一想父亲这一角色,让他们说说自己经历和阅读过的父亲形象,谈谈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如此,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拳拳父爱,而且还能人性、客观地看待父亲的缺陷和不足。如此,我们在《背影》的学习中,加入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朱自清父亲的一些资料,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更全面地理解父爱。“对文中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作者没有正面写父亲”这样的问题,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就能知道是父子之间相互关爱,却不想让对方感到难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了营造良好的个性阅读氛围,可以多做参与者和引导者,多让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去交流,去探讨;不能再强行地把学生的思考纳入固定的答案,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发现和思考,做他们个性阅读的推进者。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与思考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文本的互动,而前提是了解作者、深入文本。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时,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思考。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课前自主阅读和质疑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地围绕学生课前的问题和思考开展教学活动。如在鲁迅小说《孔乙己》的学习中,我就让学生课前阅读质疑,然后让学生提问,大家阅读思考,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困惑。如有学生对文中的“孔乙己为什么总是穿长衫”感兴趣,就提出了“孔乙己为什么要显现自己的身份、热衷科举呢”“文中‘我’对孔乙己的态度和别人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如第一个问题,有学生得出了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通过对苦读半生、可悲与可怜的孔乙己的描写,批评了旧思想、科举制度对人的思想钳制和毒害之深。学生还可以得出孔乙己的种种言行现在读起来可笑,恰是社会上众多功名不就读书人的缩影,是时代的悲哀,是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要形成个性阅读能力,需要他们精读文本,能够联系作品的时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作品对当下生活的意义影响进行多维思考,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启迪。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出情感和思想,如《变色龙》中众多人物在狗咬人事件中出场,那么,就要注意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怎么读,如何读出作者的情感和我们的情感。
另外,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对比阅读、主题阅读等各方面的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分析鉴赏能力,获得个性化阅读思考和成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发挥,通过有效地指导和组织,让学生课前能够质疑思考,在课中能够自由交流和展示;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运行阅读积累 和生活体验,与文本的语言、人物和思想进行对话,从而形成个性思考,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重组、发挥和生成中获得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吉珍.个性化阅读与感悟[J].新课程学习,2015(4).
[2]何满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