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扎实推进,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实际效果、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笔者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具体谈几点做法和认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注重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表明:学生是否进行充分预习,自主学习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文中的注释和使用工具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利用网络查找、了解具体的文言文篇目的写作背景材料、有关的文化常识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把课文读懂、读通顺,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识记课文下注释中有关字词的字音、字形和字义,把读不懂的语句圈画出来,以便在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预 习工作,让学生动口、动脑和动手,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效果。
二、创设适宜的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在文言文学习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如借助名言名句、成语、故事或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铸造人格、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用“水落石出”这一成语来导入新课,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给课文配上古典音乐的朗读,或运用多媒体播放滁州醉翁亭的四季美景,带领学生走进野花芳香的春天,走进绿树成荫的夏天,走进秋高气爽的秋天,走进怪石嶙嶙的冬天,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很好的铺垫。
三、重视指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加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根据具体的文言文内容,灵活采用范读、配乐朗读、模仿性朗读、感知性朗读、个别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无声、静止的文字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脑袋、耳朵、嘴巴等感官协同作用,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与文章中人物进行对话,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1)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文章的朗读材料,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气、语调,体会蕴含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或悲或喜的情感;(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3)学生自由地读课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读文章初步感受,启发学生走进文本中,共同探讨,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所饱含的情感;(4)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阅读,细细品味文段中的优美词句,体会文章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的美感;(5)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并对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给予指导和积极点评;(6)鼓励学生背读出自己喜欢的有关段落。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机会,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指导学生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语文基础扎实、语文综合素养比较高的学生都注重做课堂笔记,课后重视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学习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别是文言文的学习,更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做笔记,让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言文中常见的多音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学常识等内容进行记录、整理,把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名句等摘录好,鼓励学生在摘录好的成语、名言名句旁边做一些批注或点评,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文言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重视创设适宜的文言文学习环境,重视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言文中,重视指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