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17-12-29 00:00:00周金勇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1期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学的需求,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教师在进行高中作文教学时切勿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成绩,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后续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语文;创新性;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据较高分值,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作文教学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高考作文成绩上,这就使得作文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不利的。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高考作文题目也有了变化,以前大部分是命题作文,而现在很多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这些材料是具有一定思考价值或者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尽量避免模式作文,培养学生写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价值。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可能增加文章的华丽感,教师可能会引导学生写出空有磅礴气势,但没有实际意义的文章,像这样的作文往往具有华丽的辞藻,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可以表现出学生的文字底蕴,但是缺乏真实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忽略了写作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现象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这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发挥。

(二)教师自身缺乏创新能力

在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时,很多有经验老教师的教学思维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他们不提倡创新。再加上很多学校为了树立榜样的力量,年轻新教师为了可以尽快融入教学环境中,将老教师树立成榜样和标杆。这种情况下老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容易对青年教师造成影响,缺乏创新理念。像这样对范文进行模仿和学习的作文教学方式是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性人才的。

(三)重形式轻内容

因为高中阶段面临巨大的高考升学压力,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把历年高考作文题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而这样的反复练习会使学生的写作模式固化,即通过运用经典故事或名人名言作为论据将议论文进行修饰,从而将其攒成正统议论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抑制作用,学生所写的作文往往也是千篇一律,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二、提高高中rq616P7IwYhO7nUTnfuBmA==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并非指的是高中作文的功利性,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高考分数,学生只是为了提高高考成绩而练习写作,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与写作的初始目标是相违背的。学生学习写作主要是为了能够具备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不仅如此,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写作各类型的文章,就算是高考作文也没有文体的限制。因为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兴趣也各不相同,所以他们运用不同的文体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擅长写小说,有的学生擅长写议论文,有的学生擅长写散文,无论任何的文体类型,只要可以将主题明确表达出来,学生就可以使用。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首先就应该向学生传授各种文体如何应用及其写作方式,待学生全部掌握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感情来自由选择文体。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看透问题的本质。对于材料作文而言,一般情况下是描述某种现象,学生则根据自己对该现象的理解对其落脚点进行创作。这与阅读教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材料作文而言,学生首先要对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然后再在正确结论的基础上创作和感悟。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创新性不仅是学生写作的灵魂,而且还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高中生的思维不应该被外界压力强行阻碍,从而对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造成影响,而应该是丰富多彩、感性的。高中生可以通过写作文这种渠道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出来,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应该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作文平台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杂志或报纸上推荐学生的优秀作文或者班级手抄报,这样不仅可以建立一个供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创新性和实用性既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中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锻炼心性、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语言的魅力有深刻的体会,而且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能够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瑞霞.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赵春香.针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3).

[3]葛文玉.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现代交际,2016(6).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