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探究

2017-12-29 00:00:00汤俊英
今日财富 2017年8期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工作中保持独立,这种独立既是形式上的,实质上也得独立,即审计人员既要独立于审计委托人,还要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保持独立,否则会影响审计结果,无法实现对社会公众负责。

(二)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布的资料统计,自2010 —2016年之间,我国上市公司中先后有聚友网络、南京中北、银河科技、云南绿大地、华锐风电、赛迪传媒等16家因审计失败遭受证监会处罚,而通过处罚原因可以看到,大多数俱是因为审计独立性不足所造成,由此可见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归纳起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若不能保持独立性,其在审计过程中,有可能不执行应有的审计程序、不保持应有的怀疑态度以及不能勤勉尽责,从而造成审计成为一种形式,不能有效执行监督责任,最终影响审计质量不高。

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保持审计独立性可以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的责任心,从而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核算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3.能够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审计质量和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客观、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况,为其资金投向提供了依据,从客观上优化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当前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虽然审计独立性对审计质量、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中小投资者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要保持审计独立性却并非易事,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较多,具体体现在:

(一)非审计服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当前在我国,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主要局限在内部审计方面,对于编制财务报表、税务服务、咨询服务等涉及略少,那么这些业务对于审计独立性是否有影响呢?在此我们以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同时在H股或B股上市以及没有明确划分审计与非审计服务的88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数据以其公布的年报为准,具体数据如下:

参考数据来源于朱玲玲老师的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所选样本数2013年为11家,2014年为36家,2015年为41家。

通过上表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流动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正常的情况下,非审计服务费用占总服务费用的比率差值较大,最大值为72.53%,而最小值仅0.95%,平均值为26.67%,但是通过相关性验证可以发现,其与审计意见类型具有负相关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验证结果,主要是因为非审计服务业务的开展已将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打破,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很容易与被审计单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可能会影响管理层决策,从而导致审计独立性的缺失。

(二)业务竞争和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受审计业务数量有限的影响以及审计机构经营业绩的压力,部分审计机构为了招揽业务而与被审计单位的招标人员串通,从而获得招标资格,中标后,根据风险报酬原则,在执业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一方面减少审计收费,另一方面主觀上刻意减少审计程序,降低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力度;也有部分中小审计机构为获得业务,恶意降低审计收费,甚至不惜违背执业道德,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严重损害第三方利益。由此可见业务竞争与审计收费对独立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既能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外部审计独立、客观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占股比例较高和董事会的构成存在问题,大股东占股比例高容易造成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机制缺失,进而为审计业务的开展形成障碍,影响其独立性;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外部董事,在我国,独立董事受公司环境的影响,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效果并不大,从而使得审计效果不够理想,对审计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如何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一)有效规范非审计服务业务

审计行业是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行业,审计机构开展非审计服务业务有利于其自身的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因此我国法规并不禁止审计机构开展非审计服务业务,但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例如可以将审计机构的审计业务和非审计服务业务进行划分,并实行审计人员轮换进行非审计服务业务,以避免其与被审计单位形成共同利益群体,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二)制定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改变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降低同业恶意竞争

当前我国审计收费是以“固定价+浮动价”的模式,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处于一种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审计收费的议价空间比较大,从而为恶意竞争提供了机会。建议参照国外按照审计时间计费的模式,明确一个最低的收费标准以保证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促进审计的独立性。

当前我国审计费用的支付是利益双方的直接对接,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管,如果这一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费用双方的相互牵制作用就会有效降低。因此笔者建议引入与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均无业务往来的第三方作为审计收费的监管方和支付中介,这样能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例如可以通过实现股票的流通性,通过股票的市场变化来评价经营者业绩,形成硬约束,对经营者进行自发的优胜劣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从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尽快调整董事会结构,提升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监管职能,以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为审计独立性的保持提供管理支撑。

(四)提高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监督

我国应当加大对违法违规审计的惩处力度,尤其是对审计人员的处罚额度,从惩处力度方面来增加审计的独立性,同时还应完善审计监督的职责,强化审计监督的手段,建立和完善各级审计监管人员的职责和范围,提高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监督,从而来有效保障审计的独立性。

四、结语

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非审计服务、业务竞争和审计收费、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均能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有必要规范审计机构的非审计服务业务、尽快推进审计收费的市场化以及加强对审计市场的监管和处罚,从而为审计独立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监督功能。(作者单位为永旺梦乐城(湖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