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

2017-12-29 00:00:00王书阳
今日财富 2017年8期

一、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法务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到位

基础理论是法务会计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从理论发展的层面来看,法务会计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其在基础理论方面,既具有会计学的相关特点,也具有法学及审计学的相关特点。正是这种在基础理论层面的不足,导致法务会计人才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当中,包括培养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被动的发展局面。

(二)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

当前,从世界人才的需求与发展情况来看,法务会计人才缺失面临着很大的市场缺口。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尽相同,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就出现了一部分地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过剩,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相反的,还有一部分地区却呈现出了法务人才极为短缺的这种人才需求与培养不平衡的问题。

(三)对法务会计与相关概念及学科的关系认识不清

当前,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围绕法务会计的培养及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尤其是对法务会计理论中的相关学科的认识和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这种在理论层面上的认识不清,直接导致了在法务会计的具体教学阶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分歧与不一致。同时,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探究和完善法务会计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将会是诸多法务会计理论工作者所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对策

(一)应当加强法务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法务会计是植根于会计学科发展需要而不断地从实践中进行的理论总结的结果。但是,由于我国在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比较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包括法务会计在内的诸多会计相关理论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同时,法务会计的理论工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中,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对欧美相关国家的理论的综述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继续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不断强化对法务会计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需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法务会计研究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发展经验。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当前我国在法务会计具体应用层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与一线中的实践进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理论与学科发展的相互补充与完善。

(二)明确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法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校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要进一步地进行明确这种明确需要从社会对法务会计人才的具体需求出发。具体来说,一方面,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确立行业相关的基本实施制度等层面,来为行业从业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行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当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出席的诸多违反行业职业道德操守和从业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与惩处。在今后的法务会计人才的不断培养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从源头制度上,确保其结合性的不可撼动,才会在具体的操作中拥有更大的把控基于此,将法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研究与一线的具体实践来进行有效的互动是其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探究实用有效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比较流行的是“订单式”人才培養模式这种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弊端具体来讲,高校在法务会计专业教师的招聘和选择过程中,除了考察其必要的教育和学历背景之外,还应该强调其在具体的法务会计市场中的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法务会计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在进行法务会计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市场的一线进行实习和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

(四)制定具体明确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具体明确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并不是一时兴起而进行的一次“折腾”,相反的,而是立足于当前的发展实际与问题特点,采取的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科学改进的策略和决策这需要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在科学思想的的指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行业及其它相关联。(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