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组工作效率差的重要原因
(一)班组执行力差
一个高效率的班组团队必须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员工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反之执行力较弱的员工会表现出工作效率低、完成时间过长等现象。在日常的车间管理方面,部分员工在日常操作中常出现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现象,为自身和正常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在下达任务生产方面存在工作上的扯皮或责任相互推脱行为。
(二)班组制度难操作
很多班组的制度是“正确的废话”,制度内容粗放,多是一些要求性的、纲领性的内容,没有落实到具体可执行、可衡量的层面。如某班组制定的学习委员职责内容是: “负责组织开展班组学习活动;负责挖掘员工的特长绝活和内部分享”。这样的制度执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任务和行为上。如果改成“负责组织每周五的班组学习例会,包括确定学习主题、时间、确定授课人;负责挖掘员工的特长绝活和内部分享,每月绝活案例不少于三个……” 班组在组织中的定位是执行层,因此其制度要求一定要细化、具体,可操作、可执行。
(三)绩效激励不及时
由于班组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很多班长没有掌握好有效激励下属的技能,当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业绩,却不及时运用激励手段,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极大的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样是奖励,如果过上几个月,它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对其他员工的示范作用也将会大为降低。
二、提高班组工作效率的途径
(一)使收入和技能紧密挂钩
建立个人技能评估制度,以雇员的能力为基础确定其薪水,工资标准由技能最低直到最高划分出不同级别。基于技能的制度能在调换岗位和引入新技术方面带来较大的灵活性,当员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更高一级工作时,他们所获的报酬也会顺理成章地提高。此外,基于技能的薪资制度还改变了管理的导向,实行按技能付酬后,管理的重点不再是限制任务指派使其与岗位级别一致,相反,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已有技能将成为新的着重点。这种评估制度最大的好处是能传递信息使员工关注自身的发展。业绩标准,并操作评估过程,而且经理及下属之间存在相互信任。
(二)班组考核要公开、公正、公平
班组长在制定班组内部考核制度时,一定要组织全体班组人员参加,广泛争取班组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班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制定出的制度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有可执行性。另外在实施考核时,必须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上进行,对员工考核做到一碗水端平,而不能因关系好就给高分,关系差就打低分,考核上不能存在私心,这样考核出来的结果才具有正面效用。
(三)要将培训机制纳入日常管理
根据每月的总结情况,查找出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分析原因并做出下月的培训计划。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员工培训的方式要创新。必须改变你说我听、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另一方面是员工培训授课者的选择要创新。班组的不同成员,根据自身的优势,各自主讲不同课程的方式,并由员工给每个老师进行打分评比。每次培训后都作案例模拟,对授课人员的授课成果,和听课者的听课效果做一个双项测试,从而全面提升班内所有成员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工作安排精细化
合理、准确地将当班的具体工作量分配给每一位员工,是实现工作安排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班组长就必须对工作任务计划有预知能力。一是有安排工作的计划性。安排工作时,事先要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胸有成竹”,对每一位员工的技能、身体健康状况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分工时,量才使用,量力而行,做到工作安排无遗漏,轻重分配恰当。二是要有安排工作的超前性。在日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还要有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三要有安排工作的周密性。巡检是否及时、工具携带是否齐全、措施是否完善达等、都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设备完好的保障需求。
(五)要发挥好班组长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会议室设立“全家福”样板,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恳谈会、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
总之,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管理中不仅要讲原則,更要讲方法。班组的管理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段话,一篇文章就能表达的,也不是一次培训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它管理含金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加强班组管理水平,提高班组工作效率,才能进而体现班组在企业中的发展作用,因此提高班组工作效率是班组长必须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者单位为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