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2017-12-29 00:00:00吴定义
今日财富 2017年8期

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就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来促进企业价值以及经济目标的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促进企业最终盈利的一种活动。由于我国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历程,因此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重心在于如何根据国家政府的生产计划做好生产工作,侧重点在于生产。在这一经济时期,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国家划拨资金,企业的盈亏由政府承担,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负责管理与生产相关的内容。其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自负盈亏地进行生产管理,其管理的的重点不仅仅是生产方面的管理,而是侧重于生产经营型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不同的行业、企业各具特色,经济管理活动往往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实情以及生产经营规律,然后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资源进行管控,以确保资金利用效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会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特质的发展规律与要求,对自身做出适当地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应紧扣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核心,充分结合生产与流通的关系,充分结合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的关系,充分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并且在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实现。

企业经济管理需要通过特定的经济管理体系来实现。首先,企业需要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职能权限,一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加强企业经济规章制度与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策划相关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制定企業经济管理方针与目标,确保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另一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保证企业经济管理要求、方针、目标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保障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明确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的设置与智能,通常情况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指定,并授予一定权限或职责,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运行,定时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业绩或需要优化问题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汇报,从而促进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现今,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却显示出了一定的滞后性,经济管理手段、方法整体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方面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管理模式都是照搬国外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但熊长远角度考虑,由于经济体制不一样,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终不利于我国企业稳定、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企业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越发突显,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缺乏对企业经济管理整体意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制定了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相关经济管理制度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制定了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有的企业由于管理人员守旧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仍然沿用以前的旧制度,新的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得不到改进与创新,这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在新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下,无法有效调动企业管理层以及普通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很难将制度落到实处。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

经济管理模式建立和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但当前国内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主要由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企业相应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人员流动性偏大等导致。具体主要表现有: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员工缺乏正规的培训,导致员工工作能力、道德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在对员工激励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在工作积极性或主动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此外,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致使企业部分工作项目不能很好的顺利开展,这对于企业工作进程具有不利影响。

(三)企业组织缺乏灵活性

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着较多不成熟和完善地方,这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当前,较多企业在组织机构方面仍存在着过于死板僵化!缺少变通性和灵活性等问题,这显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悖,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不利影响。此外,部分企业为追逐眼前利益,过于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不够重视,这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严重不利影响,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具有消极作用。

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建议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

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其同时也是企业经济管理最高规划者和指挥者。一方面,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国家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合性,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监督和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实施,确保其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保障企业各种资源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此外,及时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评估、反馈和改进,促进其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

(二)加强企业经济资源管理工作

企业经济资源出公司中物质和资金资源外,还包含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等。通过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或其他技能教育活动,提升企业员工经济管理水平和素质,同时促进其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确保企业经济管理质量。

(三)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应加强完善工作

作为保障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经济管理文件既包含了国家经济相关政策方针,同时也包括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计划书、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记录以及企业经济管理执行手册等文件。

(四)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中不符合相关管理制度事件的处理

首先,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查明取证,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不符合制度事件影响最小化处理或直接消除已发现不符合事件;其次,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将不符合制度事件停止,并防止其不利影响继续蔓延。对于不符合制度事件处理过程应作出相应记录,以便后期遇到相近事件处理提供参考。此外,应通过收集、明确和分析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促进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与实施有效性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数据分析,评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改进优化必要性,为企业决策者决定是否调整或改进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进,针对前期潜在不符合制度事件发生因素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为避免不符合制度事件再次发生,应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和优化,通过在企业经济管理实践中,摸索经验和总结教训,制定一系列相关预防措施,保障企业经济管理运行。

(五)创新管理理念

要想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理理念上的改变,没有管理理念上的创新谈何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从以往的管理理念束缚中走出来,积极地吸收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实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从而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具体来说,理念创新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创新机制,它指的是在企业发展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将全局意识、危机意识等贯穿始终,将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面对的问题都要充分考虑其中,从而制定有效的经济管理制。

(六)创新管理制度

一种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未来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和动力,对于其要有足够的重视。而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保证企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积极地引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有效的机制体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各行业、企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在充分了解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下,结合自身经济管理的不足之處进行不断改进与创新,探索出适合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求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者单位为广东省湛江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