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意识,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破除思想障碍,做好重点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并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战略决策。从此,全国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的要义不是消灭乡村,也不是让城乡毫无差别,而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让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时不我待。农村是城市的基础,农村不能跟上步伐,而城市仍然高速发展,必然会出现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均衡,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导致地方的不稳定,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城乡协调发展作为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提上日程,可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是贯彻协调发展新理念的客观要求。
2.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意识,才能在做规划、定决策、配资源、搞建设的时候统筹城乡,统一安排,协调发展。“重视城市轻农村、重视工业轻农业、重视市民轻农民”成为很多人的潜在意识,尤其是决策者,将这种意识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上就会优先考虑城市,最终使得城市拥有更多优势资源、优秀人才、优厚待遇,而农村随着农民工进城不断被边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城乡一体化战略落实到行动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意识,这是首要任务,是政治要求。
3.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全面一体化。它不是单方面的一体化,而是经济社会全面一体化;不是一时的一体化,而是长久的一体化,是永不分开的一体化。城市与乡村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必须步调一致,协调前行,而不是两个人的腿,各走各的。城乡一体化应该是经济发展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政策机制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具体到小的事情,比如环卫一体化、公交一体化、户籍一体化、学校建设一体化、土地市场一体化等等。总之,一切路线方针政策、一切措施方法途径、一切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待遇机会条件,不再分城市与乡村,不再分市民与农民,不再有先后,不再厚此薄彼,让农民从身份转成职业,让农业从小农经济转成现代产业,让农村从穷乡僻壤变得美丽富饶。
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障碍,在各级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三怕”。
1.怕农村不稳。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没有稳定便没有发展,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维护农民利益,而不是侵犯农民利益;尊重市场作用,而不是官权盛行;以农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领导意志为标准,再复杂的改革也不会影响农村稳定,农民总体来说还是淳朴善良的,是支持政府的,是拥护改革的。
2.怕农民失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肯定会有农民失地。农民对土地依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在传统的观念中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现在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是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能再用农业社会思想来治理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现在讲农民工市民化,从理念上是不全面的,农民工首先工人化,才能市民化,没有工人化,市民化就无从谈起,否则,只是鼓动他买房、鼓动他消费,最终受益的还是城市,这是与城乡一体化相背离的。
3.怕资本下乡。我们曾经有过“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都是想法让农民掏钱消费的,却不曾有资本下乡,甚至害怕资本下乡,从而阻止资本下乡,就连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农民的存款也很难留在农村。其实,当今时代与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需要的就是规模效益,需要的就是集中,现代产权制度下农民变工人,失地可以不失权,失地可以不失业,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下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剥削无地农民的情况不会再发生。
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点工作
1.最重要的是尽快落实到行動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城乡一体化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不能只是个招牌。很多地方成立了组织,制定了方案,做了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是按照实施方案扎扎实实进行,把规划从纸上搬到田间、搬到农村、搬到大家的眼睛里和心坎上。
2.抓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完成土地确权和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土地确权是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这一步做不好,下一步改革就无从谈起。城乡一体化必然要求土地市场一体化,让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有更多份额。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拆除户口围墙。在加大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探索市民农民化途径,让有志于发展农村、喜欢农业的城市人口到农村创业,成为职业农民。
3.用好两个载体。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两个重要载体,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大力建设卫星城镇,着力打造特色小镇。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管理,严格坚持宅基地制度,采取强有力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在新型村庄和城镇居民点居住。
4.做好最易感受到一体化的三个抓手。一是教育一体化。借助“十三五”时期普及高中的契机,把学校均衡的建设到各乡镇,而不是集中到县城。二是公交一体化。公交车不能只是在城里转悠,一定要直通乡村,统一规划线路。三是环卫一体化。道路、环境、卫生要统一规划,科学安排,从根本上治理“垃圾围村”的现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是关乎农民生活的最直接的体现,最容易让农民感觉到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做好了这三个方面,其他方面才容易得到农民的支持。(作者单位为中共范县县委党校)
作者简介:丁敬省(1977-),河南范县人,高级讲师,研究专长:经济、三农。
指导老师:温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