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昕
摘 要:作为我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张太雷是我国青年运动的倡导者以及卓越的领导者。本文对张太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张太雷教育思想当中所蕴含的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教育主题应该与青年发展密切相关以及教育形式与手段要灵活多变等对现代教育的指导内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张太雷;青年教育;教育手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思想的应用方面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并且在其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以及青年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张太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现代的青年教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张太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张太雷同志出生于1898年,牺牲于1927年广州起义事件,不仅是我国革命时期著名革命思想宣传家、政治活动家,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张太雷将其短暂的一生投入到了無限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当中,对我国青年运动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太雷作为中国国产当首位驻共产国际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前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将发展革命事业与青年教育工作全面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为我国青年教育和青年领导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以及先进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青年教育工作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11年,张太雷进入到常州府中学堂学习,在学习期间受到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思想以及辛亥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在读书期间带头参与断发运动,并且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与反袁斗争。在进入到北洋大学读书学习期间,张太雷参与到了学校具有先进思想的学生组织的进步团体当中,宣传救国思想。1919年,张太雷组织了“社会改造社”,并且在五四运动期间还参加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的学生联合会,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的爱国活动。在这一时期,张太雷还创办了《来报》和《劳报》,为宣传新思想组织新运动提供了平台,为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张太雷在上海市发起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活动,并且在同年的11月,组织并建立了天津市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随后的几年内,全面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下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宣传青年教育思想的文章,促进了其思想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并且,在这一时期,张太雷还组织筹办了各类青年教育教学机构,参与到各地区的青年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亲自讲授包括《第三国际》、《少年国际》、《社会发展史》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状况》在内的课程,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其青年教育思想逐渐成熟和完善。张太雷思想重点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推广,在教育思想中强调了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将个人主义的劣根性消除,对于青年的品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目的
对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理解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观点和方法论,青年学生属于知识分子,具有革命的两面性。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体制下,青年学生对于革命具有高度的热忱。青年知识分子大部分生长于小资产阶级的家庭环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下,小资产阶级经济环境与社会地位都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青年学生在校读书受到经济压力较大。此外,青年学生在认清了本国的社会现状与经济形势之后,对于自身在毕业之后的社会地位与自我发展严重担忧。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引导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兴起之时,青年学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目的在于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对于革命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唤醒工农群众对于革命必要性的认识,将自身投入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事业当中去。
2.2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内容
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是青年学生的一项劣势,但同时也为革命斗争人士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对青年学生进行塑造提供了条件。根据对五四运动之后我国青年学生的阶级属性与思想需求,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内容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工作。经历了五四运动之后,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斗争方向发展了重大转折,在此种背景下,张太雷借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发展观,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教育和指导。帮助青年学生们认清我国东方文化正在不断进步,并将赶超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大势保持一致。若仍然坚持落后的文化,阻止东方文化向前发展便是一种反革命的举动;第二,加强纪律观念与集体主义教育。五四运动期间,我国青年学生处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思想文化与理论观念齐发的形势下,除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基督教思想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等思想文化也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推崇。部分学生在脱离的封建落后思想之后未经严格筛选便直接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张太雷思想认为必须打破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的文化侵略,帮助青年学生们认清人类的进化与社会的改革需要依靠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力量,单靠个人主义不仅不能达到目标,反而还会阻碍革命的成功,以此为契机逐渐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3 张太雷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指导意义
3.1 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
青年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青年进行教育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质量。积极发掘张太雷教育思想当中与当前青年教育工作相适应的内容,不断以时代发展的成果为其注入新内容,用于指导我国青年教育工作。根据张太雷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与要求,我国青年的教育需要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总体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领下,积极引导青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形成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例如,在解决青年的学习、工作以及感情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当中,可以利用张太雷教育思想对存在问题的青年进行指导,以青年的实际生活作为工作重心,教育工作者才可以将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更好地应用到解决青年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导青年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应对各类问题[1]。endprint
3.2 教育主题应与青年发展密切相关
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题应该围绕着青年生活当中所经历的与密切关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育对于青年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张太雷教育思想特别强调了青年阶段对于社会当中所发生的重大变革反应最为敏感,并且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青年自身的发展问题关注程度较高。加之,青年的认知能力决定了青年时期的人们习惯性地将所学习到的抽象化概念与自身生活的环境以及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相连,因此在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回避青年关心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我国某地区青年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青年教育工作中,以张太雷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疏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与青年所处复杂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并且将青年的真实生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帮助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青年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
3.3 教育形式和手段应灵活多变
青年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新鲜事物与新形式等对于青年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育的形式与教育的手段。传统的教育形式多以说理为主,且空洞老套的故事和理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青年的反感。針对此种情况,我国某地区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全面发挥了张太雷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提高了青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例如,该地区借助网络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随时随地为青年提供具有先进思想观念的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手段,增强青年对于社会大事件的了解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该地区还加强规范了网络秩序的管理,为青年营造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转变传统的考察和参观活动为更具体验性与务实性的定点社会调查与咨询、重点工程与市政建设劳动、定点科学技术文化服务以及挂职锻炼等,通过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
3.4 教育应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反叛的特征,并且对于科学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尚为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工作需要在积极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服人以诚相待,帮助青少年卸下防备。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需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能力。例如,我国某地区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是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引领青少年追求真理,增强学习主体在学习先进理论思想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理性判断能力。克服了理论创新与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之处,达到了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理论的现代化教育目标。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当代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历史性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张太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工作始终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具有活力的内容。张太雷教育思想更是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输送具有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青年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敏琪.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对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9(5):5-8.
[2]江蓥婉.张太雷的青年运动思想及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9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