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萍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十多年来,随着无偿献血的开展和深入,献血意识的增强,无偿献血者队伍日益增加,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的218例无偿献血反应,按照严重程度我们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正确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无偿献血;护理;献血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01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周岁,男47507例,女30503例。
1.2方法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血液采集,献血反应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中度:除轻度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晕厥、抽搐、呼意识丧失、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脑缺血症状。
1.3结果
如表1所示,78010例自愿无偿献血者有218例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28%,218例献血反应中首次参加献血者187人,占发生献血反应人数的85.78%,两次及以上献血者31人,占发生献血反应人数的14.22%。经过及时处理全部得到圆满解决,为保证无偿献血队伍相对稳定和再次招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及分析说明,初次献血者由于以前未经历过献血的过程,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占发生献血反应人数的85.7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血护士加强献血前、中、后的护理,针对献血反应发生按照严重程度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正确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采血护士加强献血前、中、后及献血反应发生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1献血前的护理工作
(1)提供放松、舒适、便捷的献血环境。装修和布置要朴素、文雅、色调清淡;有良好的采光,尽量采用自然光,光照适度,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不可过热过冷;同时献血前让献血者适当饮些糖水或温开水,思想放松;阅读献血宣传单或小册子,使之了解献血的一般知识,解除思想顾虑,增强献血的信心;还可播放些比较轻松的音乐和电视等,让献血者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献血工作。
(2)做好与献血者沟通与评估。采血护士要调整好心理与情绪,进入为献血者服务的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无偿献血者尽管他们愿意献血,但或多或少地对能否安全献血存有顾虑,献血者来自社会不同岗位,个人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以及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采血护士要主动加强与献血者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对无偿献血者要进行无偿献血知识和献血意义的宣传,让献血者解除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要告知献血前、后的注意事宜,使献血者知道18-55周岁的健康的公民参加无偿献血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要告知他们健康人群每年献血1-2次对身体没是没有任何损害的,每次献血200~400ml,只占身体血液总量的5%~10%,而人体肝、脾等造血器官会很快释放储备血液到外周血液中,对健康没有影响,反而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同时询问献血者的既往献血经历、近日休息等情况,评估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不适合献血的情况。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处于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状态。如发现这些不利情况,则不急于采血,做好宽慰工作,待献血者解除思想顾虑,充分放松后再开始准备采血。
2.2采血中的护理
采血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血操作熟练、规范、穿刺一针见血,能够让献血者减轻穿刺的疼痛感,同时因为穿刺通道的畅通,使采集血液无凝块,质量高,适合于分离血液成分。采血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献血者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如精神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采血,对献血者进行及时处理。对首次献血者,采血护士要根据献血人群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话题与之交谈,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使献血者心理放松,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顺利完成血液的采集。
2.3采血后的护理
护理人员采完血后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合闭止流夹,用创可贴/消毒棉球/纱布轻按静脉穿刺点,拨出针头后即加重按压,用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嘱献血者在献血者休息处用茶点,采血护士仍需密切观察献血者的表情,防止献血反应,意外事件的发生,休息10~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开。同时叮嘱献血者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告知血站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其及时联系血站工作人员。最后要再次对献血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感谢,让他们保持无偿献血、挽救他人生命的愉快心情,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无偿献血,6个月后可再次献血。
2.4献血反应的护理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不良语言刺激、疼痛和漏检。采血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反应的各种先兆。一旦发生立即终止献血,积极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护理人员全过程应安慰献血者,化解紧张情绪,说明这种反应并非是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问题。使献血者知道通过休息及对症处理,症状会很快消失,也不会有后遗症,以解除其思想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