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群建设对策研究

2017-12-28 20:27范刚
卷宗 2017年34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职业院校

范刚

摘 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国家拟投资2.8万亿元建设铁路新线2.3万公里,每年需更替和增补铁路职工8.6万人,其中技术技能人才6万人。在这样的轨道交通产业大背景之下,国家、社会对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密集,这也使职业院校的发展进入了不可多得的新时期。本文通过对我校基于专业分析的特色专业群建设做出对策研究,在当前的新机遇下为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特色专业群;轨道交通;职业院校

1 轨道交通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截止2015年末,全国累计有26个城市建成城轨线路3612公里。到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了43个城市约8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需新增从业人员18万人。从我省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来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湖南省重点发展的标志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轨道交通产品已占领全球27%的市场,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湖南将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2100亿元的目标,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将达26.6万人,其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达16万人以上。上述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要求轨道交通职业院校保持对办学的孜孜探索,完善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 我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基础

2.1 扎根铁路行业,办学基础好

办学60年来,学院秉持“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火车头”精神,为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万余名。办学条件优势大,校内建有仪器设备总值3亿余元的1个综合实训站场、5个实训中心、18个实训基地和95间实训室。其中,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总长2.1公里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训站场,是行业内一流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2.2 “铁”字号专业积淀深,专业群发展特色强

学院根植铁路办专业,对接行业育人才,按照“聚集资源、核心引领、集群发展”的思路,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构建了以“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智能制造专业群”、“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专业群”为引领,以“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机电技术专业群”、“轨道交通信号与智能控制专业群”和“轨道交通工程与建筑技术专业群”为支撑,深度对接轨道交通运输产业“车、机、工、电、辆、供”六大系统和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特色专业体系。

2.3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资源优势突出

学院牵头组建了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等国内知名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企业、研究院所联合组成的“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广铁集团与学校建立了“全面、全力、全方位支持、办事零障碍通道”的“三全一零”产教融合关系。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以上,初次就业率92.48%,专业对口就业率93.1%,初次就业平均起薪点4143元,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高对口率和高满意度的“三高”就业。

3 特色专业群建设对策——以我校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专业群为例

3.1 核心专业分析及带动作用

我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该专业群核心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原铁道部 “优秀专业点”。2005年,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专业坚持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服务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办学理念,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特色专业为核心和试点的一些列举措带动了整个专业群的发展,主要做法包括:充分依托行业,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与企业共同制订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工学交替、岗群轮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牵头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实践化的学习新模式;校企合作完成全部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多渠道培养,建成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高质量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等等。由于相关性较高,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系列做法为专业群其它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参考,直接推动了特色专业群建设。

3.2 专业机制和专业带头人建设

我校轨道交通运营与物流管理专业群在机制建设上的目标是建立“定点监测、定期调研、三年循环”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互通有无、共享共用”的产教融合机制,坚持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带头人的水平。设置路局(企业)和站段(车间)两级监测站,聘请路局(企业)人事部门领导担任“人才需求研究站”客座研究员,及时反馈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内各单位的人才需求计划;建立定期下企业调研机制,核心合作企业每季度调研一次,其他合作企业半年调研一次;实施“毕业生五年观测计划”,掌握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每年12月份形成人才需求和技能规格分析报告,及时跟踪和把握轨道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完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校企共建的“春暑两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培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和“训考中心”实训基地的企业方协调任务。

3.3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春暑两运、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工学交替、泛在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对接岗位、主体多元、自主保证”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着力推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机制建设,实现企业岗位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契合。一是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试题库(项目库、技能考核标准)建设,每个专业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建设的课程试题库不少于3个;二是技能考核环节参照企业岗位标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每个专业每学年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的课程门数不少于4门;三是顶岗实习环节和订单班验收环节按照企业标准,以企業为主实施评价。endprint

3.4 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基础能力共享、核心能力分立、拓展能力交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对接生产、分层递进、身份渐变”的专业群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教培互融、国际适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整合专业群内课程,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促进个性发展。联合广铁集团运输处、广铁下属运输站段职教科和长沙地铁等企业组建“技术专家+教学专家”的课程开发团队,依托清华在线平台打造6门专业群共享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和18门特色优质核心专业课程,将“列车调度集中指挥控制(CTC)、铁路客货运信息化、行车安全监控、铁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新知识及时纳入课程。

3.5 建設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

在校内新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实训室”(联合广铁集团调度所建设)和“城轨接发列车及调度指挥实训室”(与长沙地铁合作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完善“接发列车与调度指挥实训室”等其他8个校内实训室,实现实训室的智能化管理,实训项目开出率100%。校内实训由“通用能力实训+专项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实训”组成,嵌入“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铁路客运员、列车员、货运员、物流师”等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优化实训内容,实行实训室“7S”管理。

3.6 开展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

在铁路运输站段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站(“站中校”),修订校外实训基地配置标准,实行3G(4G)实景教学,加强“微信顶岗实习”平台建设,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纳入兼职教师管理范围,实现校企师资“互派、互聘、互通”。校外实习推行“三段分层递进模式”,第一阶段(一年级)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以现场参观为主,形成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二年级)进行春运、暑运、国庆黄金周顶岗实习,学生“定岗定酬”参与运输生产,由企业和学院共同管理;第三阶段(三年级)到订单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实行岗位轮训,开展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实施“准员工”管理,学院通过定期巡视辅导、微信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

3.7 国际化办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东非(肯尼亚)培养基地”,以肯尼亚“蒙内”铁路员工培训项目为基础,开拓非洲铁路培养培训市场,在员工培训、学生交换和教师交流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创建湖南职教“走出去”模式。在《铁路信号及通信》课程中增加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高铁列控系统CTCS-3的内容,重点介绍CTC在300 km/h~350 km/h高铁线上的应用;在《列车调度指挥工作组织》课程引入周期性运行图;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课程中增加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监测技术。在《冷链物流》课程中引入ISO22000:2005国际标准;在《物流信息处理》课程中增加铁路RFID、二维码、红外感应器等新技术,介绍列车、机车、车辆、货物、集装箱实时追踪技术;全面推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实训教学模式。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为协同创新单位、通过资本结构多元化,建立全新的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组建“物联网和高铁运行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总结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向阳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整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轨道交通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学科技术进步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特色专业群建设也逐渐进入到科学界和教育界广大同仁的关注当中。要搞好特色专业群建设既要对其发展环境和现实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又要对其专业做好科学的分析工作,我校的特色专业群建设起步较早,并且一直保持着研究与完善,在特色专业群建设方面下力气推进了教学机制、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实习实训、国际化办学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学习和进步才能使特色专业群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持对国内外先进学科体系和思想的吸取,加大创新力度,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启平.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构建机制与实现路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7 (19)

[2]秦学礼.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 , No.180 (24) :102-106

[3]王东梅.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4) :61-63

[4]李小平.高职院校“支部建在专业群上”党建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10) :215

[5]于慧颖.提高应用型本科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几个着力点[J].科研.2016 (7) :303

[6]高远,张慧.加强高校小规模专业合理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 (15) :1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国外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简述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