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雯月
[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取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儿实施分组,为参照组(n=33例)与实验组(n=33例),将采取超声技术诊断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尿常规检查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经不同诊断后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检出率96.97%对比参照组诊断检出率66.67%显著更高,差异显著以及P<0.05,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结论:将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检出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小儿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准确以及快速的诊断可提升治疗成功率。临床医师以往对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都是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查体以及临床症状實施综合判断。但是因小儿不能对疼痛部位以及性质进行有效描述,继而导致存在较高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拥有准确性高、敏感性高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现对本次收治的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结果予以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笔者分析的66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以及肌紧张等现象,经临床诊断所有患儿均确诊,且患儿以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儿予以划分,每组患儿例数为33例,参照组患儿中女性16例,男性17例,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2岁,中位年龄为(7.21±0.65)岁;实验组患儿中女性17例,男性16例,最大年龄14岁,最小年龄3岁,中位年龄为(8.04±0.54)岁。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笔者收治的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基础资料并无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予以超声检查,患儿选取侧卧位,充盈膀胱,应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应用腹部凸阵探头,设置2.5-5MHz为探头频率,大范围扫查患儿腹部,依据相应顺序扫描到阑尾,以此作为气垫,顺着走行方向进行扫描。超声图像发现阑尾表现为形态饱满,直径超过6mm,勃膜下层出现增厚以及回声增强等现象,此时为急性阑尾炎。但因肠气干扰需要局部加压处理,确保形成清晰的超声图像。
实验组患儿予以尿常规检验,留取20ml中段晨尿进行检验,留尿过程中应该仔细清洁患儿阴部,尤其是女性患儿,需要避开月经期,此外也需避免其他异物混入尿液标本中,半小时之内进行样本送检,对尿液颜色、性状等进行观察。红细胞数量低于++,白细胞计数增加此时为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主要依据为手术病理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笔者本次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治的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所有临床数据,两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经检查后诊断检出率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予以X2检验,检验结果差异显著以及P<0.05显示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检出率为96.97%显著高于参照组诊断检出率66.67%,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存在高准确性以及敏感性,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鉴别其他腹部疼痛疾病以及急性阑尾炎。资料显示,腹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过程中如果阑尾直径超过6mm,十分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现象。阑尾炎患儿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大约存在30%的发生率。所以,需简要尽早发现以及治疗急性阑尾炎疾病。因急性阑尾炎患儿不能对自己疼痛性质与部位进行准确描述,右下腹症状也不显著,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肌紧张与压痛等症状,进而容易误诊与漏诊,耽误患儿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患者发生阑尾尖端指向膀胱、腹腔炎症等症状时,尿常规检验之后存在少量红细胞、白细胞。急性阑尾炎疼痛症状与右侧输尿管结石疼痛症状比较相似,进而提升临床诊断难度。在尿常规检查右侧输尿管结石时红细胞含量较大,但是急性阑尾炎红细胞含量一般都低于++,进而是诊断两种疾病的有效措施。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检出率对比参照组显著更高,统计学意义显著,与王利峰,侯明明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以上结论,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过程中应用尿常规检验技术相比较超声诊断更具优势,是可靠性高、准确度高、操作方便的一项诊断技术,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