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华
目前,合作学习已成为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疑惑,掌握知识与能力。合作学习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与帮助中解决疑惑,掌握知识与能力。但是我们发现,在课堂中,不少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上去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最终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是合作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合作探究的时间缺乏保障、合作放任自流缺乏指导、合作行为缺少激励等。所以,为了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合作内容、合作时间、合作方法、合作评价等进行优化,提高合作的效率,让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绽放异彩。
一、选择针对性的合作内容
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只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困惑时开展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合作的真正价值。所以合作学习就应该围绕数学知识中的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进行合作问题的预设,或者在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症结时展开合作交流,让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一大利器,避免课堂学习合作的随意性、程序化、形式化。
在学习《相反数》中,有些教师以“什么是相反数?请举例说明。”为合作问题,由于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翻课本就知道结果,让合作完全流于形式。我教学这一课时,吸取了该教师的教训,设计出“如何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相反数一般的表达公式是什么?零的相反数是多少?相反数在数轴上如何表示?”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这些产生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一时间课堂上议论纷纷,在合作中一点点地揭开了相反数神秘的面纱。
二、给予充足的合作时间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在谈到合作学习时,反复强调:“时间是合作的保障,一定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有的教师为了确保预定的教学任务在45分钟内顺利完成,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时间一到,立马停止,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别说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要实现合作的实效,就必须给予合作学习充足的时间保障,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知识的交融、能力的互补,有效解决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学习《绝对值》一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有理数a的绝对值有什么规律?”的合作学习。为了真正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我没有限制学生合作的时间,直到所有学习小组都表示“完工”才停止合作,经过测试发现,学生不仅总结出求绝对值的法则:“求绝对值|a|?若a>=0,则|a|=a;若a<0,则|a|=-a;即原数大于或等于0,则绝对值就是它本身;而原数是负数,则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还能实际运用,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的传统讲解。
三、管理是合作高效的保证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合作是学生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学生的合作放任自流。学生失去教师的组织管理、点拨引导,怎能取得合作的高效?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方法点拨,发现合作偏离时要及时扭转,要督促每一个学生发言交流并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合作成为学习的帮手,成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舞台。在《几何图形》的“用基本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的合作学习中,有个小组只设计出几个同种图形组合的图案便“江郎才尽”,我就予以点拨:不要局限于一种图形,可以任意相互组合。结果这个组的图案设计是全班最多的,也是最漂亮的。
四、建立常态合作评价机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不仅仅需要知识与问题,更需要的是鼓励和期望,因为鼓励和期望能给予学生心理的满足与肯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构建多元评价的常态合作学习评价机制,通过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我在數学教学中就与学生共同制定出“自评+师评”的双元评价制度,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体现评价的差异性和集体性,比如,同一个问题,组长展示只能得1分,但同组的4位学生的个别展示或集体展示则能得4分,以差异性的评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兵教兵”,实现真正的“不教”。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评价才最民主、最得人心。
五、结语
总之,合作学习是与时俱进的有效学习方式。我们教师只有用心构建合作平台,科学组织合作方式,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协调点拨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合作实效,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愉快学习、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