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2017-12-28 08:51李小强
教师·中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建立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发展的基石在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纵观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以及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与措施。课程改革要实现从“教学”到“学教”的方式转变,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要重视对不同学科特性的领悟,也要重视对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深入钻研,回归教育基本规律,向“多元共生”教学模式构建不断转变。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诉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做到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下简称“《根本任务》”)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可见,“课程”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因子,“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才能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强国梦”。所以,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下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心与重心。作为一线教学单位,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战略?笔者认为,一要清楚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二要找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重要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以下简称“《反思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独立判断和开展辩论等核心素养。《根本任务》也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布,其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2],它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里的文化基础,要区别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解题能力”,不只是会做题、会考试,更应该是会思考、会学习,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比如逻辑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例如,关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具体公式,只让学生会做题,而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圆锥体积是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化基础,才能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3]。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我们不应该限制和“规范”学生的“个性”,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并试图为学生发展提供必备的空间与环境,以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历练、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比如,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管理机构,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和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发展。

3.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每一位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将来总是要走向社会的,必须学会和他人沟通,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所以,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重视对学生理解、包容、合作等意识的渗透,努力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全的人、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endprint

综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点已经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根本任务》指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笔者以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改革

当前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哪里?从宏观上来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教育领导部门的事情,从基层学校来讲,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课程和教学上[5]。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改革倘若离开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彰显课程改革的逻辑——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6]。

1.教学方式要从“教学”转变为“学教”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程”,包含课程标准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各级教材编制、课堂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然而,纵观众多的课程改革子项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线学校(或教师)践行课程改革最有力的抓手,也是一线学校(或教师)易于实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完整实现,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转向“学”,其强调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学会学习。《反思教育》指出,教育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过去的教育,往往重视教育的结果,而不重视教育的过程,所以要重新定义学习,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指明,最高级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他人”,这样能够保证90%以上学习内容被记忆。不难看出,改變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学生发展的基本诉求,我们需要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过程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以人为本”,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能力的提升。

关于学习,近几年的“高效课堂”所提出的“自学、展示、反馈”等基本环节,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凸显学生本位的理念。高效课堂的学习文本性资料称之为“导学案”,有学者直言,导学案好不好的判断标准就在于能否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即能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上来”的目标。所以,导学案的最大“功劳”在于让学生先动起来,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会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等待着在课堂之上“寻找”答案,让学习成为一种“诉求”。这才是教师讲授与学生需求的最好衔接,是最理想的基于学情而开展的学习活动。

此外,课堂教学改革促使一部分学校将课桌的摆放方式变为马蹄形、圆形、小组的形式等,教师讲得比较少,不像过去的“满堂灌”,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但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却发现,在这样的小组讨论中,总是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在参与,有一些学生不太积极,只能坐在旁边听着,显然他们是没有参与进去的。所以,佐藤学教授建议小组不要太大,四人小组是最好的,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参与到课堂中,融入到学习中——这不也是一种从“教学”转到“学教”的表现吗?

叶圣陶先生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中谈到:“老师不能光灌输,要多启发、多引导。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如果学生不会自己动脑筋,不会自己求知识,学本领,事事都得依仗老师,这样的人培养出来有什么用呢?”顾明远教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所谓参与,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融入教学过程。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过程。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提倡“讲讲、读读、议议”“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等,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7]。钟启泉教师也指出,“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灌输中心教学逐步被“对话中心”教学取代,表现为在学习方式上,从教师讲述、学生静坐专心听讲的“座学式”转向“活动性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授课方式上,从“告知式教学”转向“启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活动的支撑、没有经验的改造、没有意义的发现、没有关系的构建,就没有真正的学习[8]。

无论是教师通过导学案(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学者们关于学习的意见等,都在改变着以往课堂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向“以学定教”的课堂方式转变,即从“教学”向“学教”的转变。具体讲,“学教”是指“学为主、教为辅”“学在前,教在后”。每一位教师必须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客体,要把主动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所以,叶澜教授说,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必须让学生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

2.教学模式向“多元共生”转变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像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山东省昌乐二中“271”模式、辽宁省辽中县立人学校的“124”模式等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成功地提升了自身的办学质量,还吸引了众多实践者慕名而来,观摩学习,借鉴效仿。一时间,“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然而,这些教学模式有着共同的局限性,它们过于重视操作程序,很少分学科与学段,基本采取了如“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的程式化流程,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可支配时间不少于35分钟。重视课堂之“形”,却似乎失去了课堂之“神”,其关注点是“怎么学”,重视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有学者发现,课改10多年,不少地方大面积推广某某教学模式的简单做法,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是提升而是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能[9]。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大约从2011年开始,更关注“学什么”,其标志是改革者得出了“知道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的重要论断,面向核心知识的教学,倡导“三讲三不讲”等成为高效课堂发展中的新转向 [10]。endprint

关于教学模式,1972年美国学者乔伊斯等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归纳了22种教学模式,其适用的学科是有所差异的,如科学探究模式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角色扮演模式更适用于价值领域的学习。他们将使用教学模式称之为“一种严格但又灵活的工具”。这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论断不谋而合。有学者指出,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应当鼓励各学科教师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校长完全不必自己创立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来强制地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贯彻执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倡几种教学模式,让教师们有所选择[11]。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积极构建“厚基础、重导学、提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并建立了问题引导式课堂‘学教形态,既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又鼓励教师以“真问题”为构架彰显着学科特色,其基本框架设定为“自主学习(预设问题)—合作讨论(生成问题)—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目标反馈(问题迁移)”。具体为:一是以预设问题为文本的自主学习;二是基于生成问题进行的合作讨论;三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展示交流;四是通过目标反馈迁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12]。再比如,数学名师邱学华老师提出了尝试教学理论,并创立了多种尝试教学模式。听过邱学华老师的课堂教学,会发现他并没有刻意运用哪一种具体的尝试教学模式,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地表现出尝试教学的理念,展示的是“尝试教学之神”。应明确,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必须服务于一定目的,必须充分观照特定的教学实践,必须适应师生的現实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研究模式本身而遗忘了选择手段的初衷。所以,教学模式必须向“多元共生”构建不断转变,回归教育基本规律,回到学科基点,重视对不同学科特性的领悟,也要重视对于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深入钻研,以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效。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在教育工作的基层,践行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落实从“教学”到“学教”的方式转变,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2][3][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5]顾明远.中国基础教育的任务与改革方向[J].当代教师教育,2017(2):14-17.

[6][8]钟启泉.从课堂失范走向课堂规范——兼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7-21.

[7]顾明远.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5-7.

[9]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简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3(29):7-10.

[10]龙宝新.论高效课堂的实践创造及其深层归因[J].江苏教育研究,2017(10):3-9.

[11]查有梁.论教育改革的限制性原理[J].教育科学研究,2013(4):5-12.

[12]李 鸿,李小强.问题引导式课堂“学教”形态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7(19):31-33.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