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华
〔摘 要〕门墩石是中国建筑结构中特有的建筑石构件,有着承托门并使它稳固转动的作用,是古代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重视它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作为建筑构件特有的装饰性。本文从题材、构图和造型方面对皇城相府东花园门楼门墩石进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门墩石 石雕 艺术特征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其中石雕艺术汇集了北方各大院的艺术特征,造型栩栩如生,雕刻的内容也是寓意丰富。本文通过对东花园门楼门墩石艺术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石雕艺术特征。
东花园门楼门墩石前后各有一组,高174厘米,宽50厘米,厚28厘米,由门狮、抱鼓石、底座三部分组成。其表现题材内容都是一样的,以动物和植物花卉为主。由于狮子是百兽之王,能起到驱邪避凶、镇宅守护的作用,所以常常被用在门墩石上。石狮子作为守门瑞兽在这里共有八只,分为四组,每组两两上下呼应,但又有所不同。左边一组是母狮爱抚幼狮,代表着子嗣昌盛,人丁兴旺,下面的幼狮是一头雄狮,右爪下踩着绣球,寓意家业永固。右边一组是一对雌雄双狮,上为雄,下为雌,双狮寓意好事成双,事事如意。抱鼓石共有四个,分两对,每对雕刻内容略有不同。左抱鼓石的左面和右抱鼓石的右面刻有莲花,象征为人为官清正廉洁。这对抱鼓石的反面雕刻有麒麟,一只作驻足提脚状,另一只作腾空飞奔状,寓意镇宅辟邪,避免灾祸,事事兴旺。门墩石底座分上底座和下底座两部分。左门墩石上底座刻有一对凤凰、牡丹,寓意荣华富贵。右门墩石上底座刻有一对喜鹊,同时叼着一朵花在嬉戏,寓意家庭幸福。所有门墩石的下底座都一样,由简约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并无太多装饰,柔美的线条、底座的高度,象征着主人尊贵的身份与地位。
东花园门楼门墩石从整体上看是柱体,每部分又有其独特的构图特征。位于最上部的石狮从侧面观察为横长方形构图,而位于下面的石狮从正面观察为竖长方形构图,上下两狮呈向前趴和站立的姿势,给人平稳,沉着之感。抱鼓石整体是由圆形构成,给人圆满、完整的感觉,雕刻在两侧的图饰则采用了均衡式构图。外侧的两幅荷花图,构图疏密有致,大面积的空白,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内侧的两幅麒麟图,构图饱满,图中的麒麟、山石、火云等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张力十足。门墩石上底座位于上下石狮和抱鼓石中间,是一个竖长的不规则图形,图中分别雕刻着一对凤凰和一对喜鹊,一动一静根据画面外形采用了“S”形构图,使画面生动自然。下底座位于整个门墩的最下方,整体呈方形,起到基石的作用,由各种规则的几何图形相互重叠,构成层次分明、简洁统一的构图特征,显得沉稳、庄严。
左门墩石上石狮是一只母狮,头部约呈45度转向左侧,两条粗壮有力的后肢微弯站立,使得重心前移,左前爪相应放于上底座的平面上起到支撑作用,右前爪向前下方伸出,轻抚下面的幼狮。圆睁的双目,张开的鼻孔显示出狮子的威严,但低顺的双耳和微张露齿并向上扬起的嘴,流露出雌狮的母爱。母狮的下方是一只幼狮,整个身体向下顺着弯曲的上底座呈俯冲状,一对前爪向前下方伸出,抱住一只向下滚落的绣球,头呈180度回转看向母狮,椭圆的眼睛,长吐的舌头,翘起的臀部及尾巴,呈现出幼狮活泼好动的特点。右门墩石上石狮是一只雄狮,头部向右侧微倾并低顺着看向下方的雌狮,一双强壮有力的后腿向后微弯,使身体重心后移,一对前爪捧着一个绣球准备传递给下方的雌狮。雄狮双眼睁而不怒,嘴张而不凶,弯曲的舌头和摇摆的尾巴显示出对雌狮的温驯,但眉头和颈项卷曲的浓密鬃毛又使得它不失威严。雄狮的下方依着弯曲的上底座伏趴着一只雌狮,整个身体连同下颌紧密地贴着地面,头部上扬望向上面的雄狮,尾巴也温顺地贴于臀部右侧,整体造型突出了雌狮与雄狮戏耍时的温顺和乖巧。
抱鼓石位于上下底座中间,为横圆柱形造型,与整体的方形结构形成对比。从正面观察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左右两排简洁的乳钉纹,中间鼓身部分经打磨抛光处理,光滑细腻。站于两座门墩石之间,两个抱鼓石外侧平面雕刻有相同的荷花图案,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雕有透视效果的大荷叶显得生动自然。荷花下方雕刻着弯曲的水波纹,层层交叠,虽然只有寥寥几组,却能给人以满池荷花,碧波荡漾之感。两个抱鼓石内侧平面分别雕刻着麒麟图。左边图中的麒麟驻足抬脚,强健有力的后肢微微弯曲,使重心后移,前躯干部分抬起,右前肢顺势弯曲上提,头向身后上扬回望,尾巴向上弯曲扬起。眼眶和眼珠一起突出,嘴巴张开,露出尖牙和舌头,颈部的鬃毛排列一致,随风扬起,显得麒麟威风凛凛。顺着头部转向的方向,刻着一朵火云作为呼应。麒麟下方刻有山石和草木,低压的地平面和矮小的草木更加衬托了麒麟的威武地位。右边图中的麒麟腾空飞奔,回转抬起的头部和卷曲上扬的尾巴,以及腾空跃起的四肢,使身体整体呈向上弯弓状,显得张力十足,也增强了奔跑的动势,与左边图中的麒麟一动一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东花园门楼门墩石的底座分为上底座和下底座。左门墩石上底座雕刻着一对凤凰,其中一只伸展着双翅,抖动着尾羽,从天飞下。另一只昂首站立在山石上,头部扬起,与飞翔的凤凰形成呼应。站立凤凰的脚下除了雕刻有山石,还雕有表示荣华富贵的牡丹花,这样既平衡了构图,又丰富了画面。右门墩石上底座雕刻着一对喜鹊,构图和造型形式与左门墩石上底座的凤凰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两对鸟首尾方向不一致。另外,两只喜鹊嘴之间多了一朵花,显得更为生动丰富。每座门墩石的下底座造型都是统一的,整体呈长方体,高49厘米,宽56厘米,厚28厘米。下底座从下往上共有六层。第一层没有任何装饰纹样;第二层比第一层厚,刻有简洁的线性装饰纹样;第三层高度最小,无纹样,形制也比第一、二层小了约2厘米;第四层为中间层,高度略小于第二层,形制小于第三层,展示在外的三面,分别阴刻有长短不同但形状相同的面性纹样;第五层与第三层相同;第六层高度略小于第一层,但大小相同。在下底座最上面雕刻有一块四角下垂的方形台布,上面还雕刻着曲线布纹,每个三角形布角与方形底座的三个面产生对比,打破单调。
皇城相府东花园门楼门墩石雕刻的题材内容有:子母狮、雌雄双狮、麒麟、凤凰、喜鹊、荷花、牡丹花、祥云,山石、水及装饰纹样。每种题材都有特殊含义及吉祥寓意。东花园门楼门墩石圆雕雕刻构图有横长方形构图、竖长方形构图、圆柱形构图、方形构图,这些构图方式共存于门墩石上,既相互产生对比,又在对比中达到统一。门墩石上雕刻画面的构图方式有: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C”字形构图,这些丰富的构图形式使雕刻画面均衡、稳定、和谐、统一。从整个门墩石的造型来看,石狮子为主要表现形象。狮子的头部与身体比例协调,头部的云鬓纹排列有序,比较规整,有的狮子张着嘴,有的微张,还有的龇着牙吐着舌头。每个石狮子的形象都表现得各不相同,惟妙惟肖,有爱抚幼狮的母狮,调皮活泼的幼狮,威严而又不失温驯的雄狮,温顺乖巧的雌狮。它们或向前探出身体,或向后微蹲,或依势俯冲,或向上伏爬,每个石狮子的动态处理得既形象生动,又相对独立。抱鼓石左右两侧的麒麟图,虽然在题材内容上一样,但在造型上一头驻足抬脚,一头腾空飞奔,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单调感。上底座两侧刻画的一对凤凰和喜鹊,在构图形式上都采用了“S”形构图,造型上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也极为相似,但在题材内容上却有所变化。门墩石上雕刻的植物,如荷花、牡丹花等,都采用了寫实的造型方法。植物刻画茎脉清晰,把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都刻画得精细、生动,小到个体,大到整体,既能独立,又能彼此联系。
参考文献:
[1]金忠敏.造型艺术构图学.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2]张淮水.民间石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徐维.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 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
[4]石久.中国传统石雕.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