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李春英+张开飞
摘要:以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培养一流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研究了“卓越农机师”的创新培养模式。要建立“卓越农机师培养基地”,搭建学生项目研究平台,同时,开展建立“产学研”合作方式,研究“卓越农机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相关问题,重点工作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构建“产学研”同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企业资源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创造条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
一、引言
为了造就大批量的创新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助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的“智造型”国家建设,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开始实施。“卓越计划”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以及人才的培养过程;二是学校仍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尽力摆脱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
在推进“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坚决反对完全照搬外国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卓越计划”才起步,经验还较少,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加之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很难一致,工程教师的聘用制度尚未建立等系列问题还未解决,因而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阶段,肩负人才培養重要使命的高等学校,应该抓住契机进一步明确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及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一大批卓越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人才来保证。所以,加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一)深化培养目标与要求改革
1.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色确立培养目标
河南农业大学农机专业自1959年设立以来,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学校建立最早的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所依托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1986年成为学校首批硕士点单位,2010年成为博士授予单位。农机系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充分体现机械、电子并重的特点。这个专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信号、机电、液压及微机软硬件控制技术等,具有专业涉及面广、综合应用性强等特点,切合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
2.切合社会需求的培养要求
该专业除了对学生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有一定要求,还需要学生了解人文、经营、社科、法规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打破传统对理工科学生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要密切联系本专业的具体特点和“双强双需”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人才培养制度。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1.构建规范的课程框架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体系与培训计划,将理论课程、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到实处,联结好课程传统与现代部分之间的结合点,着力引入与时俱进的观点、看法,让学生能够站在科学和技术的桥头堡。同时要使课程体系达到优化组合,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的系列化、模块化。
2.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借鉴
在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专业发展远景,切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课程布局进行整合,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核心教学课程体系。
3.教学资源建设的加强
加强多种教育资源的应用,协同开发、探索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高新教学资源新模式。开展层面多、方位全、多维度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要体现以下层面:因地制宜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科研教学团队建设、教材统编、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要有条件地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使教育教学层次、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将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必修课设置实行“三同两优”,让通识教育同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同教师教育、科学教育同人文教育密切联系起来,优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
2.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本课程的相关特点,课程内容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精选教学内容。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力求做到既系统又不繁杂、既概括经典的内容又能反映学科最新成就,使学生既能对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又能深化对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的感知。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增删,力求课程内容和生产实际更为贴近。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考虑到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性强,而实践教学活动较少的教学现实,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做出以下探索:第一,课程中安排的一般性实验,重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结构以及调整、测试方法;第二,大型机具及部件的拆装、测绘和设计,重在增强学生的整体设计和动手能力;第三,校外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实践,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四,实际工况生产、实践、实习,重在综合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且能将知识同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为增加课程的深度和灵活性,需将系统授课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为使学生更大限度地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方向,除主讲教师进行授课外,学校还将本专业相关知识分为多个教学组块专题,不定期邀请相应专题的资深学者、行业领袖进行专项授课和指导,以点到面,使学生立足课程的基本理论这个点,辐射到课程相关发展领域这个面。
2.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比如,播放学习相关教学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撰写结课、结题论文,促进学生参阅相关课程、课题文献。学生还可以自主组织研究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本专业课程研究小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如幻灯片、电子教案、录像光盘等。也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不断完善教案、课件、教材、教辅材料等电子素材库,不断丰富和更新内容,增强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吸引和增加点击率、在线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通过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专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社团、比赛及国内创新项目比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2.深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实际技能
学校针对本专业建立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实习基地3个,专业实习基地3个,科研教学实习基地4个。在生产实习中,聘请工厂和农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
3.加强基础实验设备及场地的建设,注重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随着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学校“卓越计划”的实施,基础条件建设较之以往有所加强。学校实验室面积大大增加;设置专项科研经费以添置实验仪器等;提高实习基地的基础建设标准,使基地建设配置、实践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增加多个科研教学实习基地,整体提高本科实践教学的效果。
(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多维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要求,以建设专业梯队为着力点,以建设专业型、综合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学历层次高、老中青结合、梯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质量高、富有开创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学团队。
2.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按照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学院依托国家、学校搭建的平台,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晋升,对其教学工作、学术研究进行指导,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国内外高校学习、进修、访问,强化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
3.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要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同时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增强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与在实践中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强化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成员间的集体意识,从而实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优化。
三、结论
农机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设思路就是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与现代化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要求、教学主体内容、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大力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资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水平发展得更快更好。以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终极目标,以学生学业成果为抓手,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培养“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的未来优秀工程师的有效路径及新模式。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实践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学、产、就、创”四者相互配合,立足于“三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踐能力强、创新意识能力出众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锐.基于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子教育,2014,(2).
[2]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余嘉,李楠,柴毅,等.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