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12-28 02:55黄东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左心病情急性

黄东华

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东华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吉林急救中心治疗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模式。与此同时,选取同期50例未执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0%,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死亡率为1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OS)、心率、血压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诊抢救效果。

院前急救模式;急性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并发症

急性左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发病急,同时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一般情况下,急性左心力衰竭发病原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发病后可引起心肌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导致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抢救处理,易导致心肺衰竭,增加死亡病例[1]。对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对其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吉林急救中心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采用院前急救模式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的观察组。所选病例均满足急性左心力衰竭相关诊疗标准[2],且符合相关治疗指征,患者本人意识不清晰,由家属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并且家属对临床诊疗情况知情。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5岁,平均(70±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0~60 min,平均(26±3)min。与此同时,选取同期50例未执行院前急救模式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7~75岁,平均(69±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0~60 min,平均(25±4)min。所选病患病情明确,且符合急诊急救相关处理指征。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纳入标准:年龄在40~80岁;能够配合诊疗者;急诊入院者;满足治疗指征者。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全身性感染等严重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多种因素导致中断治疗者;临床就诊资料缺失者;合并痴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者;无法定监护人者[3]。

1.3 急救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急救干预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对症治疗,满足患者实际需要。根据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抢救流程,为患者做好治疗工作,减少风险及安全隐患。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模式,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其对症处理,明确患者病情,使每位参与急诊抢救的人员都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抢救技能。详细操作方法:①现场急救护理:出诊时间维持在15 min之内,到达现场后及时开展现场急救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进行集中处理。配合做好气道护理,及时清除异物,避免患者通气不畅;做好抗休克处理,采取必要措施对颅内压进行改善;针对合并其他严重合并症者,及时做好固定处理。达到现场后,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对应急诊抢救措施,对危急及紧急情况首先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现场急救过程中患者取坐位,保证双腿下垂,有效减少静脉回流现象,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处理,浓度控制在每分钟10~20 ml。采用吗啡(剂量控制在3~5 mg)镇静,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利尿以减少肺水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给予血管扩张剂;协助患者开展心脏除颤、心肺复苏等。通过上述治疗可及时增加患者的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有效改善患者身体及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状态,及时缓解患者症状。②入院急救:回院途中向急诊科汇报患者病情,使其能够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入院后及时为其安排治疗病房,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做好对症处理,最大程度地稳定患者病情,为手术治疗提供必要条件。开展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协助医师做好多项治疗及护理干预。与多个检查室(如B型超声、X线、CT检测等)、病房、手术室等建立联系,建立新型绿色抢救通道,保证患者治疗的及时性。由于患者多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应积极为患者做好手术器械、设备、急救物品等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密切做好术中治疗配合,手术结束后积极与各科室进行联系,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向病室医护人员交代患者手术情况,指出重点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1.4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急救转运时间、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做好详细统计及记录。与此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SBP)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0~5分,5分表示预后良好[4],做好详细记录。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效果比较

2.2 GOS指数、HR及SB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OS指数评分、HR及S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OS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HR及SB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S指数、心率及血压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OS指数、心率及血压水平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GOS指数评分 HR(次/min) SBP(mmHg)对照组 50 2.15±0.16 2.98±0.21 98±7 90±7 154±12136±10观察组 50 2.14±0.15 4.62±0.92* 98±7 78±6* 154±11123±10*

3 讨论

急性左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急的同时,患者病情具有一定进展性,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需及时对患者开展有效治疗和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在为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最大程度保证患者院前急救效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从而减少病情进一步恶化,及时挽救患者生命[5-6]。

院前急救模式是指在入院前为患者开展对应治疗及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院前急救模式安全性较高,可在患者入院前对其病情发展情况加以了解,并进行有效确认[7]。现场急救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诊疗,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开展急救措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体液,保证水分充足;针对体内水分流失严重者,应采取补水措施进行处理。在对患者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吸氧及镇静、利尿、扩张血管类药物,可及时增加患者的心脏排血量,降低心脏负荷,有效改善患者身体及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状态,及时缓解患者症状。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易发生病情加重现象,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面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关注患者症状及体征,避免机体受到严重损伤[8]。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院前急救过程中,急诊科医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危急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急救经验,通过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和体检后,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制订个体化救治方法,尽最大努力避免危险事件发生,或由于救治不当延误病情而丧失最佳的救治时机[9]。

由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及时开展对症治疗对患者救治意义重大。为提高患者抢救水平,做好院前急救措施必不可少。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院前急诊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急救转运时间、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10]结果基本相似,说明院前急救模式可减少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效果。李春杰[9]在研究中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开展良好的院前急救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对保证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明显作用。本研究还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昏迷GOS指数评分、心率及血压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等结果,充分证实院前急救措施能够保证抢救效果,及时纠正患者的生命体质,并且对良好预后发挥铺垫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实践工作证实,院前急救模式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效果,优化管理效率,为患者良好预后夯实基础,对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病例收集数量有限,可能对结果结论的延伸性产生偏倚,因此应在日后相关研究中适当增加病例数量,从而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1]廖振宇.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与转运流程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577-1578.

[2]路晔,张辰岑.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6,29(2):312-313.

[3]陈坚.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5,34(16):50-51.

[4]杨笑芳,钟伟济,刘光明.院前急救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6):3494-3495.

[5]高岚.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30例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82.

[6]杨献良.急性左心衰竭178例院前急救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435-3436.

[7]王艳英,鞠智卿,黄贤胜.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8):1487-1490.

[8]彭子旋.院前急救中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6):73-74.

[9]李春杰.2种不同院前急救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19-20.

[10]欧传杰,廖湘斌.不同院前急救模式救治40例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0):36.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2.045

吉林急救中心,吉林吉林 132001

猜你喜欢
左心病情急性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