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7-12-28 15:45:13韩雪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韩雪 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韩雪 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本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为背景,重点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几点实践解决方案。

应用型 计算机专业 创新创业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格局下,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重实践、讲究创新,力求造就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把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将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凭借计算机专业优势提高创业成功率。

1 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集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其专业的实践与应用的特殊性,已经率先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始面向全体学生,逐渐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现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1.1 创新创业表面重视但实质氛围不浓厚

随着国家各项规定的出台和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政策的实施,国内高校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二级学院,各级政府和高校也在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赛事及活动,先后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平台与基地。但是,与这种表面现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实际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一是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对大学生中、长期创业还缺少有利的扶持政策。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辐射度和受益面狭窄,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使少部分学生受益,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氛围。三是学校的媒体宣传和舆论氛围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不重视对学生创业典型、尤其是微小成就创业典型的挖掘与宣传。

1.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还没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的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均开设了不同类别的计算机专业。但无论是应用型、工程型还是研究型的计算机专业,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在表述和内容设计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定都很模糊甚至是没有涉及。另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即使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也都设定为任选课程或设计为课外实践环节,整体处于被动的、欠规范的发展状态。同时,课程体系的设计也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使得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整体较低。

1.3 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亟待提升,课堂教学有待优化

教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从目前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师资力量配比来看,各高校普遍缺乏既有创新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多数高校着力引进的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学研究型的人才,虽然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却没有创新创业能力,而那些既有创新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人才,高校又因其往往学历偏低而不容易引进。 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大部分由团委、学生处等其他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专业方面有所不足,难以满足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课堂教学应该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由于计算机专业对实践要求高,使得开展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多数教师和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看成独立开设的课程,没有将每一门课程都有效的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

2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1 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创新创业精神。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特点及国内计算机行业从业特点,可以将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自主的创新精神,能够及时洞悉计算机行业商机,拥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提出、解决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创和企业管理综合素质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2.2 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师进行指导为原则,重视学生自我开拓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全程(即所有课程中)中都不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构建专业课、通识课、创新创业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利用创新创业的理念对现有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吸收创新创业教育诸多元素,使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2.3 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明星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关键。身教胜于言教,教师通过课堂教授学生创新创业思想与方法不如亲自带领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全过程。高校在重视引进专家、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应更加重视现有教师的培养。如能通过专项培训、政策支持等手段将教师本身打造成创新创业的典型,则将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激情,挖掘师生共同的潜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教学示范效果。

2.4 建设饱含创新创业思想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与前进的原动力。有效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各种校园活动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一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手段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宣传,开展榜样教育,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创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大学生大力扶持,给予重奖和表彰,充分利用计算机领域创业成功的典型人物与事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业需要和创业动机,培育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二是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聘请成功人士开展创新创业讲座。三是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利用校内现有设施组织学生成立工作室,进行例如网络购物、网站建设、软件开发等实践经营活动。四是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创新创业技能。

3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除文中重点阐述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之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第二第三课堂作用的发挥等方式或手段提升创新创业的教育效果。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永远在路上。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010-08-01].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2] 陈玉峰,熊挺,,张桥,陈柯,李皓,黄玉兰.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有益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15,(25)

[3] 杨怀德.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7,(15):88-90

黑河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xjg1517。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