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琦
摘 要:在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背井离乡,将儿女留在了农村。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便随之出现,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包括学业成绩在内的情况令人担忧。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业现状,提出了提高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策略,期望能够从学业成绩方面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业成绩 策略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新型群体随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1亿人。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学业等方面深受父母外出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留守女童受侵案、留守儿童自杀等。从学业成绩方面看,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能够有利于我们把握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业角度给予留守儿童应有的关怀和帮助。
一、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现状
1.缺乏家庭亲情。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只有充分得到父母的才能够使幼儿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对自己及周边事物由于快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一定的倾诉、交流对象。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常年在外,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见面,亲情难以得到维系,孩子难以得到足够的关爱,对孩子的学业成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学习成绩偏低。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无暇顾及其学习情况,临时监护人的能力、精力等也无力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很少得到顾及,他们学习没有热情,学习主动性较低,而且很容易在受到挫折之后出现厌学心理。在学习习惯方面,习惯较差,做作业拖拉,书写不认真,没有耐心、敷衍了事等,甚至逃学、违背校规校纪。尽管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希望能够进步,但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不科学,学习没有方法,学习效果较低。
3.心理健康问题。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落后,他们所能给予留守儿童的物质关怀多,而精神关心少,对孩子平时成长过程中问题介入少,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远离父母、缺乏与父母的交流,而监护人又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情感变化,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影响了他们健康发展。
4.行为习惯差。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控制力不足,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较多,例如不讲卫生、乱花钱、乱扔废垃圾,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有的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老师,侮辱同学,不服从管教,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提高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策略
1.家庭要给予留守儿童学业足够的关注
家庭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要经常性地教导他们要坚定信心和自尊心。在满足留守儿童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要提高学习性投入,满足孩子的学习性需求,如字典、文具、独立的学习房间等。要确保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保障孩子的未来发展。外出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打电话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请求给予帮助。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认识到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父母在外出时要尽量选择有文化、有责任心的监护人,提高监护效果。
2.学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心理咨询室,配备教师为儿童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工作,给予儿童心理指导,帮助儿童度过心理难关。同时要保障心理咨询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心理辅导书籍、视频等。应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聊天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定期开展读书和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校应制定有关留守儿童的制度,如《留守儿童学习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学习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帮扶教师奖励制度》等,以多样化的制度全面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另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将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不要给予过分的关注,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暗暗关注他们,发现问题后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避免对学校产生恐惧、厌烦等不良心理。学校食堂应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营养、安全的食物,保障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私底下向非留守儿童通气,不能欺侮留守儿童,要多关心和帮助他们。班主任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沟通,向家长和监护人通报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合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校还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在档案中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教师批注等。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出学习成绩低的原因,教师应根据这些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社会方面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政府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全国一体的留守儿童电子档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要加强舆论引导,让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而是需要关注和帮助的儿童。要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完善,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为留守儿童给予更多、更有效的心理辅导。还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入学率,打好儿童受教育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减少父母外出的情况,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就业。还应健全留守儿童入城制度,让農民工子弟能够跟随父母进城学习。
4.留守儿童自身要加强学习
留守儿童自身要坚定学习信心,积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要多关注自己的学习,加强身体锻炼,不挑食、不吃垃圾零食。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培养积极的心态,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我国农村出现了一批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情况特殊,备受社会关注。在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方面,应从多角度入手,全方位确保留守儿童能够保持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为留守儿童美好的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 辛培娜.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2] 王毅.提高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