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2017-12-27 01:23董艳敏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班风师生关系管理工作

董艳敏

摘 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态度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还能够指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作者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大学时主修的专业是美术教育,参加工作后由于学校工作需要而被迫跨学科任教英语专业,并长期承担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通过实践,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因素,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提高了班级整体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班级管理 情感因素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发挥智慧,有计划地达到教育目的的行为谓之“班级管理策略”。具体地讲,它是管理者(班主任)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制定的目标,从后进班级具体问题出发,科学地利用人、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引导学生重树班风、学风,最终达成班级教育、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摒弃不良习惯,形成一系列综合性、教育性的协调活动。它需要班主任赋予极大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也是一件繁琐的、沉重的工作,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家长对孩子溺爱程度的增加、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无法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班风良好、充满正气和良性竞争的班集体就成了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

首先,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策略,可以促使班级管理取得成功,优化班级整体学业水平。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必须是在保证集体荣誉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有班规,一旦形成,就需要严格执行。在这个环节中,特别要注重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帮助他们树立威信,从而带动全班学生,形成合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初中生正值13——15岁,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少年期,是介于小学阶段的童年期和高中阶段的青年期之间的一个年龄段,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一方面要求有独立的空间和思维见解,希望他人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往往会在生活或情感上受挫,因此他们也渴望在情感上受到關注,因此在这个时期,教育的可塑性最大。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在后进班级转化中运用积极的情感因素,那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感态度的改变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都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位著名学者说得好: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石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这话形象生动的道出了积极情感对人心理的作用。班主任通过自身积极健康的情感来感染、影响学生,可以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其次,在后进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后进班级转化。“ 和谐社会”早已成了时尚的流行词,政府宣传,百姓重视,可以肯定,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也应紧跟时代大潮,努力创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并最终促进后进班级转化的完成。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关注情感以及运用恰当的情感教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践行情感教育,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J]. 李树祥.教书育人.2012(07)

[2]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谈初中班务管理工作[J]. 贾海燕. 学周刊. 2017(05)

本文系省级课题《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策略》(项目编号:JCJYC1826055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班风师生关系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
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