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7-12-27 16:05张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张瑛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很多地方却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呵护与关爱,再加上地方经济的影响及生活模式的影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没有做出及时的干预和引导,则很容易对地方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影响。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87-02

相对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在积累的时间上较长,同时受到的影响因素特别多,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理想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坚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工作的缺失与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是一项必要性的工作,绝对不能有任何的放松。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

就农村留守儿童本身而言,他们的数量群体是比较大的,虽然在村落的内部有很多小伙伴,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大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独立的,同时很少与外界接触,最终造成了心理问题的严重激化现象。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生活缺乏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在大型的城市当中务工,因此常年不在孩子身边,这就促使很多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即便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长久以后会出现心理上的极端想法[1]。第二,敏感、早熟。农村留守儿童在长久生活以后,会充分意识到身边只有自己,或者是只有年老的亲人,因此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是特别敏感的,展现为强烈的早熟状态。例如,当记者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采访过程中,如果谈论到父母或者他们在没有父母陪伴下如何生活,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是避而不答,有时候还会展现出强烈的攻擊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提高社会关注度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其在很多方面都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应加强社会关注度的合理提升。首先,必须积极的号召社会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专家等,定期前往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心、呵护,要对他们提供较多的帮助,促使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上的温暖,避免出现冷冰冰的状态。其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工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与设备,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减少消极、负面思想的蔓延[2]。第三,必须加强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建设,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招商引资,促使地方经济建设不再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让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更好的陪伴孩子。第四,要定期在社会上的电视节目,或者是广播当中,发布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方法等,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在寄宿学校上学,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必要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视和加强。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寄宿学校相当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或者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十分不关注,肯定会因此造成较大的恶性循环,对于今后的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构成强烈的隐患。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教师。学校应对所有的老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让每个老师都能知道一些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第二,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团队精神、爱国精神,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持续改善,能够进一步的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三)加强家庭关爱教育

除了上述的几项手段外,我们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家庭的关爱程度。例如,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通话、视频功能,定期与孩子和看守的老人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述说,对于孩子压力的缓解和内心的苦闷,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法、寄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在思想上保持乐观,努力学习进步,形成心理想法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比较符合预期,各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持续改善,要努力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出发,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义秋,朱翠英. 不同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5,(01):105-110.

[2]白勤,林泽炎,谭凯鸣.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实验研究——基于现场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前后变化的数量分析[J]. 管理世界,2012,(02):62-72.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