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
摘 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理论分析近来兴起的“被××”新用法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被××”新用法的产生是特定时期社会现象和大众社会心态的反映,属于语言变异的范畴,这种用法最终是消失还是延伸或泛化使用还需要等待语言实践的检验。
关键词:被××;社会心态;语言变异
一
“被××”是汉语中用来表示被动关系的主要格式,近来,网络报刊中却出现了很多该格式的新奇用法。如:
(1) 2009年7月,我毕业了,也“被就业”了。(天涯论坛,2009年7月18日)
(2) 成都:青枣“被成熟”半小时变红枣(水果邦,fruit8.com,2009年8月17日)
(3) 白岩松正面回应“被自杀”事件(宁夏网,2009年11月3日)
(4) 水价听证频现“被代表”政府被批无诚信(网易新闻,2009年12月24日)
(5) 农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是“被增长”(环球网,2009年12月29日)
(6) 网友心声:告别2009,期待送走“被时代”(中国新闻网,2009年12月31日)
(7) 深圳上班耗时46分钟 市民大呼“被平均”(网易新闻,2010年6月8日)
(8) 吃药吃饭抽烟让车主“被酒驾”6大成因揭秘 (中国新闻网,2010年6月13日)
其他的还有“被道歉”“被小康”“被失踪”“被捐款”“被幸福”“被自愿”等等。“被××”的这种新奇用法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发展趋势如何?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规律出发,探讨“被××”新用法的成因、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陈原,1998)。社会生活出现了新事物,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都会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陈原,2000)。“被××”新用法的流行正是对其出现时期的新异社会现象的记录和反映。
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或者被他人安排成自杀的样子,或者是被有关方面定性为自杀事件。这当然是一种新异现象,语言中产生的“被自杀”就是对这一新异现象的记录和反应。在传播过程中,“被自杀”又被用来表达另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没有自杀动机的当事人被传言要自杀,白岩松遭遇的就是这类事件。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就业协议书上印着一个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公章,这表明自己就业了,而实际上,该生根本没有工作岗位,所以他“被就业”了。因为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数据的疑问,有网友发明了“被增长”的用法,指的是实际收入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以此类推,有了指老百姓的意见被一些所谓的“代表”代表而真正的民意却没有得到体现的“被代表”,有了通过人为的方法使水果成熟的“被成熟”,等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认识成果的贮存所(叶蜚声、徐通锵,1997)。社会语言学研究語言与其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定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必然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心态。所谓社会心态,概括地说,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等机制,对于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杨宜音,2006)。网络由于其话语表达的高度自由特性,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快捷地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平台,因此网络语言常常最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心态。“被××”的新用法也正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得以迅速传播的。
分析“被××”的这些新用法所承载的意义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可以看出,从常规的社会现实来看,这种“被××”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而它却恰恰出现了,这是一种不被社会大众所欢迎的反常事件。因此,“被××”新用法的产生正是对中国社会近来出现的此类公众自我权力得不到尊重和实现的现实反映,网民借用“被××”的常规形式来描述这一类现象,用看似荒谬的语义关系表达了对这类社会现象的嘲讽和揭露,其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委屈。有网友称2009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被时代”,“一个‘被字,一句‘被时代,其实就道尽了权力摆布下的民生权利无奈,折射出太多人内心充斥着‘被折腾的疲惫与伤痛”,“希望来年不再是‘被时代”(《网友心声:告别2009,期待送走“被时代”》,中国新闻网,2009年12月31日),这正是“被××”所反映的社会心态。
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包括语言接触、语言变异、语言认同、语言规划等。有语言就有变异,变异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戴庆夏等,2005)。语言变异大致包括形式、内容和规则三种形态。从性质上看,我们认为,“被××”新用法的产生及流行属于一种语言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在内容和规则上。
与“被××”的常规用法相比,其新用法变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句法规则上,“被”后表示被动行为的词语性质之变。汉语中的“被”字句是一种典型的动词谓语句,其中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一定是动词,其他词语不能进入“被”字句中。而在新用法中,除了动词,名词也被用在了“被”结构中,“被小康”就是一例。另外,一般的“被”字句都要求其中的动词要有处置性,它表示的是对句子的主语也就是受事的处置,也就是说,通常只有可以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才可以进入“被”字句中。而“被××”新用法中的动词大多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就业”“增长”“自杀”“成熟”等。第二,结构意义上,句子主语和“被”字后词语的现实关系之变。“被”字句的基本意义是突出表达被动关系,主语通常是受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被”引出的施事具体执行,这个施事可以是显现的,如“我的自行车被小王骑走了”,也可以是隐现的,如“小李的钱包被偷了”。因此不管是句法关系还是现实关系,“被”字句中的主语所表示的对象都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发出者。“被××”的新用法恰恰相反,在常规的现实关系中,其中的主语所表示的对象恰恰是“被”后的词语所表示的事实的发出者。因此可以说,“被××”的新用法所表示的是与现实行为相反的反常行为,如“就业”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事,它的行为主体只能是学生,学生“被就业”当然是一种罕见的反常行为。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被时代”这一用法中,“被”已经超越了介词的性质而成为了承载独立的实际意义的实词,这更是一种变异。endprint
四
语言与社会共变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观点,而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最活跃,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最敏感,任何社会变化都可以从词汇或其用法上得到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词语新表达正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窗口。
从表达对象上看,“被××”的新用法最初只限于用来描述那些公众自我权力得不到尊重和实现的反常社会事件,如虚报就业率、人为催熟水果等,反映的是本来应该由自己自主决定却因某种原因失去自主权被他人决定的现象。作为公众的一员,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希望这样的“被时代”永远成为过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公众的批评和关注之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类社会事件应该会得到遏制甚至消失。那么,根据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观点,用于描述这类事件的“被××”的用法也会随之消亡。
然而,由网络传媒产生的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网络词语,在其迅速流行的过程中,可能因其强大的表现力而得到类推发展,甚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给传统的语言规范带来极大的挑战。我们发现,“被××”的新用法已经超越与公众民生直接相关的事件而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如:
(11) 主场没赢球国足“被”出线 高家军杭州“拍案惊奇”(中华网体育频道,2010年1月7日)
(12) 英语作文考火锅难住考研大军 考生称“被火锅”(腾讯网,2010年1月11日)
足球比赛与民生权利无关,但同样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被出线”道出了国足真正水平的不足和公众对国足表现的失望,这一用法正是沿用“被××”表达自主权的缺失而被决定的意义而产生的,是一种使用对象上的延伸。
而“被火锅”却不同,因为考研作文涉及火锅,很多考生感到很难,所以用“被火锅”表达“被难住”的意思。可以说,这一用法与“被××”最初兴起的表达本应自主决定但却因某种原因而丧失自主决定权的结构意义并无关系,它的产生只能看做是网友在当前“被××”广泛流行的大环境下的模拟创造,是一种简单的泛化,是追求奇特和猎奇的心理反应。当然,由于这种社会大语境,“被火锅”所表達的基本意义和语用色彩很容易被年轻时尚的网民所理解接受。
可以说,从“被××”的规范用法到“被自杀”“被就业”等,是一种语言变异,“被出线”是同一结构意义上的延伸,而“被火锅”则是简单的形式泛化,与其最初兴起的新用法相比,这又是一次变异。这种为反映特定社会现象表达特定社会心理而产生的语言变异简洁生动而又形象深刻,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未来这种变异会不会更广泛地延伸,会不会被规范语言所认可吸纳,最终还是要接受语言实践的检验,由大众来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原.语言与社会共变[N].中华读书报,1998-03-04.
[2]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9,211.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
[4]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6(4).
[5] 戴庆夏,杨再彪,余金枝.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J].语言科学,200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