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辅助学科,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和学习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进入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与中学时期我们所学习的英语有所区别。在大学英语中,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展开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相撞,并积极提出了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举措,希望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29-0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变得日益密切起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得到很大幅度的增长。大学英语是学生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对于英语的学习,因此,中学时期的培养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对于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思辨能力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深受传统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毒害,大学英语在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上还存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1.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存在的阻碍
1.1传统应试教育阻碍了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
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教育中仍然奉行“分数至上”的原则,使得大学英语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们一味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吸收知识而忽视了对于以发散式思维为代表的思辨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安排与设置不利于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在课程的安排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之处,对于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首先,与思辨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这种环境对于可以后天培养的思辨能力十分不利。
1.3在认知方面表面与内在不协调
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在英语教学方面上存在的一些不当之处使得学生的表面认知能力和内在认知能力十分不协调。对待一件事物,往往只能看到表现,难以抓住问题的内在实质。因此,对于一些突发性问题,这些学生往往会最终变得思维混乱,处理事情来也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这种情况。
2.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举措
大学英语教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就相关构建举措总结了以下四点措施。
2.1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认识
意识对行动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实现更好的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认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学校可以定期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握思辨能力培养的内容、目标和进度。定期展开宣传工作,树立学生对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正确的意识。
2.2改革传统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因此,改革传统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提高学生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3在评估体系中引入思辨能力评估
仅仅依靠分数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考核,这种评估体系本身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如果可以在评估体系中引入思辨能力评估,在平时考核过程中增加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这可以引起学生对思辨能力的重视,从而利于养成良好的思辨行为习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本文在探究了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之后,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有不少的阻碍性因素,但是,这些阻碍影响也并不是无法破解,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便可以更好的實现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探讨了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举措,希望可以对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提高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精髓,从而可以在社会中对于英语口语交流和英语应用时实践工作驾驭轻熟,争取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高素质英语国家化人才,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冠杰.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语文学刊,2016,(07):133-134+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