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龙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要想提高化学教学实效,则应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并且具体贯彻落实,不穿着新鞋,依旧徘徊在原来的路上的现象。因而,在教学中,要能够激发其求知欲,促进他们掌握好基本概念,实验操作等,使他们能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练就化学基本技能,并能够巧妙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求知欲望;照本宣科;基本操作;科学素养;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刚接触的崭新课程。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是其明显的特征,这些饶有趣味的实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学生身处农村,见识不广,面对新事物较之陌生,再加上学校教学设备比较简陋,有的学校连最基本的实验器材都没有,更不用说利用现代教学仪器和手段了。诸多因素无疑给农村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一、 “三心”面对学生,促进学生内驱动力
在化学学科中,有很多化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有可能会望而生畏,甚至化为“惰性气体”。我们身为化学教师,不能够因此而“撤走植物油灯”对之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而应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诚心、爱心和耐心。以满腔的热情化作催化剂,促使学生不畏难题,迎难而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事业上要能够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在化学教学上拥有一份炽热的爱,在教学激情上充满着无限的青春活力。这样才能夠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教学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由于这是学习化学知识的起始阶段,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因此而感到厌烦,恰恰相反,应该对学生给予关心和爱护,为学生的学习成长给予更密切关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能够进行精心的指导和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在化学的学习中看到一片新天地。“亲师信道”,师生关系密切了,学生就会把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和尊敬之意转化为学习动力,像加大马力的驱动车,奔驰在化学学科的大道之上,教学实效也因此逐步提高。
二、 激发求知欲望,提供可持续性动力
诚然,要想能够让学生尽快步入轨道,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更有效率地掌握好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转化为自觉的内在学习动力。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当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拥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就能够兴致盎然地不知疲倦地置身于化学学习中。比如说,在最初接触化学的课上,我并不认为应让学生马上进入化学这座庐山,而是让学生先初步感受其朦胧的外貌——演示了一些小实验把红色魔术成蓝色等,学生看到这些魔术,充满着好奇,总睁大着眼睛要探寻个究竟,此时,我不失时机告诉学生——这就是化学知识的魔力。呵呵,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此被激发起来,且乐于参与其中,深入化学这座庐山。再如,我曾借助设置悬念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大家知道,化学知识中的分子、原子等比较抽象,是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的。这种充满着想象事物,让学生的学习充满着迷途的困难,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如牛听音乐,不知所云何物。在教学分子的性质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置:在进行“10毫升的植物油和10毫升的水混合”实验前,先提问学生:“1加1的和是多少?”学生想当然的回答:“ 2。”我接着说:“让我们来看看用扩大十倍量的植物油和水的混合,体积是不是单纯的数字相加,等于20mL?”演示实验结束后,学生满脸疑问,怎么会这样?好像比20好生少了许多?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莫衷一是,再三寻思,不得其解时。我又进一步诱导,假如1升大麦和1升大米混合,体积是不是2升?因为有生活经验,学生明确的回答:“不会。”有了前面的铺垫,讲解为什么10毫升植物油和10毫升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这一问题,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能够结合一些小实验的演示促进理解,如此一来,在这良好的化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日趋浓厚,从而产生可持续性的探知欲望的动力。
三、 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时移世易,因形罔势。不同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不一样的精神状态,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因而,我们应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在春困的季节里,尤其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每每犯困,恹恹欲睡,无精打采。在这种情形下,教学效果必然不高。因而,在教授新的内容前,可以“做一下热身运动”——如,进行个小组知识抢答赛,来个学生答老师问活动,这样的课始激活课堂气氛,同时温故知新,复习了旧知识,为学新知埋下了伏笔,使课堂教学容易进行,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其基本操作必须按照操作步骤严格进行,不然将无法观察到所要的实验现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中考实验考查必须遵循的法则。那么,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恐怕事倍功半,引起学生的反感。比如说,在进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步骤为,先对氢气纯度进行检验,等到氢气纯净了,再通进试管中,排出试管里的空气,这时才开始进行加热。等到反应结束的时候,应该先熄灭灯停止加热。这时,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等到试管冷却后,才停止通入。这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做个顺口溜:“事先通氢再加热。然后撤灯再撤氢。”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了步骤顺序,才不会使变红的铜又被氧化,甚至试管爆炸的现象。
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有所提升,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 立足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着眼学生的学习过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以期达到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
重视横向联系,培养综合能力。众所皆知,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课程的综合化明显增强,学科的界限逐渐被淡化。这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注意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类面前充满着人与环境、与能源、与资源、乃至于自身的健康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能真正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科齐下,协同努力。比如,由于生活物质的不断丰富,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在家里养了许多花,可惜好景不长,买来没多久,温室里的花朵常常是好景不长,没多久化作春泥更护花了。为什么会这样?我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在思索中,学生明白了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没有了养分,从而逐漸枯萎。再如,大多数孩子到商场买果冻等零食,总是喜欢挑选色彩鲜艳的。其实,这些鲜艳的色素刺激了视觉,所以孩子特别想要拥有。可是,色彩越是鲜艳,其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就更多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作用不可忽视。在这些生活常识的练习中,学生明白了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借助已有学科知识,对问题能更全面分析理解,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倡教学新理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倡新课程理念,我们要能够尽可能放开潜意识中的拘束,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说,在“寻找晋江源”这一活动主题活动中,学生对水源污染相对比较熟悉,但由于我们这一地带降水比较充足,所以学生节约用水的观念比较薄弱,因而,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内容:①晋江水源的探寻及质量调查;②晋江水的污染与哪些化学反应相关联?③要怎样结合水流进行经济开发?④写一份倡议书:节约用水。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既理解了水污染中的化学反应的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相关的化学实验中逐步养成思辨的习惯,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能够观察、思考、分析、决策能力以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把化学学科的固有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接受、掌握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能够常常有自己的“发现”,常常能够体验到徜徉化学海洋的乐趣和品味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翠芬.初中化学教学应“五味俱全”[J].陕西教育(行政),2010年05期.
[2]成长义.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年32期.
[3]陈韶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的建构主义解析[J].化学教学,2012年06期.
[4]王生权.试论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学时代,2013年02期.
[5]黄健.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