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惠菊
摘要:随着我院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系一体化课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体化课程改变了填鸭式的满堂灌的上课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主导作用。本人就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参与度
一、 老师扮演“引路人”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将知识以“满堂灌”的形式塞给学生。其效果往往是:
学生对于知识点是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动力;或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而在一体化教学中,老师是“引路人”,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在这个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独立面对。例如:在《苯甲酸含量测定》这一任务中,老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查阅《中国药典》中“苯甲酸含量测定”项下的内容,而后引导学生根据药典规定,讨论出具体的测定方案;每组将测定方案呈现于黑板,每位同学对测定方案进行审定,选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在以上环节中,都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甚至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让学生进行适当的钻研和探索
目前职校生素质普遍低下,大多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尚可。
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有形的仪器,基于这点,学生比较愿意接受,同时也有兴趣动手操作仪器。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点,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钻研、探索出仪器的操作方法。如何实施也很有讲究和技巧:首先,全班每组中的小组长先集中于实验室,根据百度搜索或查阅相关仪器操作规程,对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进行探索研究。任课老师搜集学生探索中好的方面在全班大大表扬和宣传,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组织下,组长将自主钻研出的仪器的操作方法,对照着仪器边操作边讲解,同时接受其他组的质疑和提问(往往这时,会有一些同学对组长的操作会有异议,甚至吵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最后达到规范、统一操作的目的。所以,有争议的知识点不是老师花大力气在讲,而是通过学生的“辩”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记忆深刻,掌握牢固;而后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每组组员在组长的带动下,一一完成实验仪器的操作,可谓“全民总动员”。任课老师全程监督,一一记录问题,为总结做好铺垫。
三、 合理使用手机
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原则上是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需要对手机集中管理。目的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一体化课堂教学中有时也可以灵活操作。如果有些理论或一体化课程中,所需的信息量大,而学生手上的资料(例如:《中国药典》,比较昂贵,所以全系只有几套)又比较少,这时,我们老师就会建议学生拿出手机下载电子版的《中国药典》,随用随看,手机起到了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有时,课本上查阅不到的资料,建议学生百度搜索,快速地查阅资料,完成课堂教学。以上就是发挥手机快捷的优势为我们的教学做服务的例子。所以,课堂中对手机的管理能够做到灵活控制,可以因势利导,使得手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快捷工具。
四、 点评方式直观形象化
以往老师评价以口头评价为主。这种方式较抽象,学生不愿“走进”老师的点评内容之中(实验后大家身心疲惫),所以评价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得不到学生的共鸣。在一次偶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我就用手机拍出了其中一位学生的共性的错误操作,而后发至这个班级的群中。在课堂上,让大家对照班级群里的照片“纠错”,大家积极参与,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以后大家也养成了习惯,實验做完后第一件事情:看看班级群里有无自己的身影(反面教材);有时,也会把操作得比较规范的同学进行抓拍(正面教材),发至群里,点评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基于以上情况,学生在平时的操作中就会更加在意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或规范。所以,改变点评的方式,使得点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参与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 学生成果展示形式丰富
在模块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会有学生成果展示这一环节,成果展示完全是学生的原创作品,也是一组学生智慧的结晶。操作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此学习任务的再现和总结,以多种形式展现,如:完整的任务视频;某个操作的微课(要求5~8min,例如:滴定管操作中的“涂油”操作……);以word的形式汇总学习任务中用到的实验仪器的相关信息(图片、规格型号、数量、用途等);以word的形式汇总仪器操作的步骤(图文并茂);查阅相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并以word形式进行编辑汇总;完整的学习任务的PPT。每组选择以上任何一种展现形式,准备作品,每组选择1~2位同学上讲台讲解。在此过程中其他组以及任课老师对该组的作品评分,同时组长也可根据组员的参与度再给组内每个成员评分。最后再由老师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得分。老师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得每人都能行动起来,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工作,提高了课程参与度。
参考文献:
[1]王鲁石.浅谈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与药典的结合[J].农垦医药,1998,20(4):2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