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017-12-27 15:29陈丽琼王晓明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陈丽琼+王晓明

【摘要】文章围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的“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思想,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的学习环境四要素运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中,以切实增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获得感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05〕2号)的精神和要求,高校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体系整体设计时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导致教学实效性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获得感不足。因此,如何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使其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并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了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作为支撑,通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的学习环境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意义”以项目化为载体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情景中,形成围绕学生“知、情、意、行”四方面素质提升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分支,而其基本主张是一致的。第一,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单纯靠教师的课堂讲授获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所得。第二,学习应在互动中进行。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互动和协商进行合作学习。第三,学习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第四,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知识。

可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充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并非通过教师的单一传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团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素材和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最大的特点是把学习过程的核心由知识传授者转移到知识学习者本身。”其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二、建構主义教育理论审视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有坚实的载体依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项目通常由教师指定,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的缺失及被忽视,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短板。造成这一短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要以教学目标分析为前提,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没有准确的定义,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误区,实践教学种类繁多,模式混乱,这就会造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二)教学实效性差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模式设计,对实践教学的准备环节、过程环节、分享评价环节缺乏精心设计,既缺少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有机衔接,也缺少师生交流互动项目的安排,活动前无明确目的,活动中无交流讨论,活动后无总结提升。这种漫无目的、走马观花、旅游观光式的实践教学,由于脱离课堂理论教学,缺少教育目的指向,缺乏师生互动,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参与其中但获得感不足,久而久之对其也就失去了兴趣,形成了敷衍了事的态度。

(三)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通常是让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调查总结报告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更是难以体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大学生的实际、实践联系起来,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大学生能感受到理论学习是有价值的,对实践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一定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通过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达到学生头脑中对某个理论认知结构的构建这一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设置

(一)深耕教材,着眼需求,创建“情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通过深入解读教材体系,敢于正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研究并积极有效回应学生中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教材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热点问题,创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情境。

教师应理清哪些理论、哪些现实社会问题、哪些重难点需要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来提升分析能力和行为素养。因此,教师首先应做好实践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单纯靠教师课堂讲授,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可以把教材中难以讲透需要借助“情境”体验的内容通过项目设置的形式完成。例如,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讲授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结合我校电力专业特色,可以以“电力建设走出国门”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置身于电力部门,去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在境外的电力建设投资情况,从而达到对这一理论学习的目的。

(二)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增强“协作”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开展完成实践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将本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团队来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团队成员通过各自分工完成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学生应填写《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任务书》,团队成员在本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项目,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主体,也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可行性,锻炼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实践过程的参与度,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项目任务中担任的不同分工,主动进入设定好的角色,主动体验角色,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获取与思考。

(三)积极引导,回应需求,加强“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團队协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会话的过程。

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教师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担任指导教师这一职责,应根据项目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也应及时回应学生的疑点。

(四)把握规律,探究实质,建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意义构建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也是基于探究某个理论以及该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有助于对该理论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体验“情境”,与团队成员和教师之间开展的“协作”“会话”,最终构建起对某个理论的认知,形成自己对该理论的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

[2]艾四林.以学好为导向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矛盾[J].北京教育(德育),2016(01):45-46.

[3]周一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探索——以“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107-10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