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吸入麻醉指导在气管镜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

2017-12-27 06:01:22王爽周泽云范晔张明周王苹黄赞胜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个体化雾化气管

王爽 周泽云 范晔 张明周 王苹 黄赞胜

·短篇论著·

个体化吸入麻醉指导在气管镜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

王爽 周泽云 范晔 张明周 王苹 黄赞胜

个体化; 雾化吸入麻醉; 教育指导; 气管镜

气管镜检查是指将气管镜置入患者下呼吸道,在直视下进行活检、灌洗等操作。行此检查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充分的气道准备,主要是上气道局部麻醉,常规方法包括局麻药物的雾化吸入、喉部喷洒等[1],因雾化方式能将药物震荡为细小微粒随患者呼吸进入气道,用药剂量较小、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因此受到临床欢迎[2]。但由于个体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差异,部分患者对雾化吸入方法的掌握差,影响雾化吸入麻醉效果,因此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及指导。我院针对上述情况,给予雾化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17例,女83例;年龄16~75岁。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82例,中学文化程度95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3例。随机分为两组, 100例患者对其雾化指导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即干预组);另1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雾化教育指导。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二、实施方法

1. 术前准备: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禁食4 h,禁水2 h且在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均遵照医嘱给予脂溶性高、穿透力强的黏膜麻醉剂—盐酸丁卡因粉剂50 mg溶于5 ml生理盐水并置于雾化器(口含嘴型)内,充分告知患者雾化的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雾化前不抽烟饮酒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雾化过程中不随意取下雾化器中断雾化进程,雾化后不漱口不吞服水[3-5]。

2. 雾化指导方法

(1)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方法指导患者雾化吸入丁卡因溶液,要求患者以口深呼吸,使震荡为细小微粒的药液随患者呼吸进入患者呼吸道以达到气道麻醉的目的,患者如未能正确雾化,则继续指导患者以口呼吸并判断患者雾化方式是否正确,直至患者雾化方式正确后停止指导[6]。

(2)干预组:护士按照以下次序与方法指导患者进行雾化:①患者若为男性:了解其是否有吸烟史,如有吸烟史则要求患者以牙咬合雾化器口含嘴,完全闭合口唇,按照吸烟的方法进行雾化;②患者若为住院患者:了解其是否有雾化史,如有雾化史,则要求患者按照此前雾化的方法进行雾化;③患者若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或理解能力,指导患者以口咬合雾化器口含嘴后用口深呼吸;④以上三种情况之外的患者,由护士将雾化动作分解并将其详细讲解,并指导患者以口深呼吸,将气流缓缓吸入肺部后再缓慢呼出,再次吸入并呼出,按照吸入-呼出-吸入-呼出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呼吸的节奏。护士给予患者雾化指导后判断患者雾化吸入方式是否正确,如患者吸入方式不正确,则按照④对患者重新指导。

两组均在患者雾化成功时停止雾化指导并记录两组进行雾化指导所消耗的时间。两组患者间雾化均以护士开始指导的时间为开端,10 min后立刻终止雾化。了解并记录患者对雾化指导的满意程度;将患者带入检查室,协助患者在检查床上取仰卧位,予常规吸氧、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血压监测[7],由同一操作医师进行相同的术前宣教,操作同一型号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操作中由同一护士在旁协助完成整个检查,以气管镜进入患者鼻腔的时间为操作的开始,待气管镜进入患者气管后在气管、左主支气管开口及右主支气管开口分别滴注2%利多卡因原液3 ml,依据患者气道的不同镜下情况予灌洗、活检、纤刷等检查。以气管镜拔出患者鼻腔的时间截止为操作结束的时间,记录整个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中患者咳嗽的次数以及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协助患者返回病房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三、评价标准

使用自制量表以评估雾化效果,见表1。指导患者以疼痛数字评分法为模型做术后痛苦评价,即将一段直线等分为10段,以0分为无痛苦,10分为极其痛苦不能坚持继续检查,以数字0至10反应患者的痛苦程度。声门开放情况则参考李忠民的评判标准[8]。整个雾化麻醉评分量表总分≤7分为效果良好,>7分且≤10分为效果一般,>10分为效果较差。

四、统计学方法

平均雾化指导用时与平均操作时长采用t检验,雾化效果与雾化满意度采用Rxc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表1 雾化麻醉评分量表

结 果

一、两组患者间的一般参数比较。

经数据处理后可见, 护士对个体化雾化指导组患者平均雾化指导用时均值为(11.31±3.54)s,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雾化指导用时均值(14.14±3.38)s更短(P<0.01),个体化雾化指导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长为(449.36±79.31)s,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长(473.89±63.53)s更短(0.01≤P≤0.05),两组患者间的雾化效果与雾化满意度相比较P<0.01,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的雾化效果更好且雾化满意度更高,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间的平均雾化和平均操作时长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间雾化满意度比较

讨 论

气管镜检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麻醉效果的好坏,麻醉效果较好则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较高,对检查的配合也会比较良好。反之麻醉效果不佳则会导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剧烈咳嗽、血压升高、氧合降低以及镜下视野不良等后果,影响操作医师对患者气管情况的观察以及活检等的准确性,故而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气管镜检查非常重要[9]。

本研究显示,在气管镜术前气道准备中,护士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使用个体化的雾化指导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不因人而异的雾化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使用与他们理解能力相匹配的言语,能够使患者更加迅速、准确、明了的理解指导者的意思,减少患者在雾化中因不能及时理解指导者意思导致不能正确雾化而浪费时间,并提高患者的雾化效果,使患者在雾化和检查过程中能够更加密切的配合雾化指导者与内镜操作者,减少内镜与患者气道的接触以避免对患者气道的刺激,有效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咳嗽次数,在不影响气管镜检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检查的操作时间。

因此个体化的雾化指导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雾化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数据表明个体化的雾化指导方式同样能够缩短护士的平均雾化指导时长和检查中的操作用时[10],提升护士在雾化过程中的效率,减少护理工作负荷。

1 舒燕. 支气管镜检查中雾化吸入麻醉剂正确姿势重要性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1, 17(2): 201-206.

2 王娟, 熊衍君. 健康教育对氧驱动雾化吸入患儿准医行为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 126-127.

3 茆建国, 葛伟庭. 三种麻醉方法在纤支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8, 19(1): 52.

4 沈七襄, 蔡铁良. 癫痫外科手术麻醉手册[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 31.

5 李利. 雾化吸入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J]. 2010, 20(6): 47-48.

6 李丽云, 陈建清, 王艳丽, 等. 雾化吸入的健康指导[J]. 现代医院, 2012, 12(8): 149-150.

7 胡宏强, 邓信林, 沈七襄, 等. 安全有效、舒适无痛纤支镜检查的麻醉技术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4): 534-583.

8 李忠民, 刘喜群, 杨岚, 等. 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及其效果的探讨[J]. 内镜杂志, 1995, 12(3): 182.

9 徐峰, 朱劲松, 廖谢民, 等. 氧气雾化利多卡因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 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2): 118-120.

10 舒燕. 支气管镜检查中雾化吸入麻醉剂正确姿势重要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 17(2):204-206.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6.025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

周泽云, Email: zizhu05@126.com

R563

B

2017-06-23)

黄红稷)

王爽,周泽云,范晔,等. 个体化吸入麻醉指导在气管镜术前准备中的临床应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6): 736-737.

猜你喜欢
个体化雾化气管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04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