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中的隐喻浅析

2017-12-26 20:17尹元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支撑构建策略

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的著名长篇小说,是其文学创造艺术及风格的典型代表。本文分析了《最蓝的眼睛》的精神及文化内涵,通过“蓝眼睛”、“人名”及“花名”,阐述了作者隐喻构建的手法,并在此基础之上,从音乐语言、独立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作者构建隐喻的支撑点,以更好地对“隐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隐喻;支撑;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尹元(1985-),山西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教学与测试、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2

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往往将黑人的情感世界融入其中,利用隐喻进行文学创作。在《最蓝的眼睛》中,托尼·莫里森将黑人情感世界以艺术创作的形态进行表达。这也许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更是艺术情感的支撑。《最蓝的眼睛》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以黑人情感世界的对话为主的作品瞬间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也让托尼·莫里森走进人们的视野,关注黑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对自由、自我精神的追求。无疑,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而言,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是成功的,这得益于特色鲜明的艺术创作特点,使得整部小说所彰显的主题更加饱满而丰富。

一、隐喻的构建

“隐喻”是这部小说的修辞手法,也是进行思想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托尼·莫里森通过“蓝眼睛”、“人名”和“花名”等的隐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跃然于纸。在笔者看来,隐喻是托尼·莫里森“别有用心”的创作,“蓝眼睛”象征着的是白人幸福生活,是美好快乐的体现;“人名”是命运的“载体”,是个性与形象的彰显;“花名”在整部小说中,起到揭示主旨的重要作用[1]。其中,“金盏菊”隐喻中的悲哀,对于突出主旨,发挥着作用。因此,隐喻是分析《最蓝的眼睛》的窗口,更是挖掘小说主旨,对小说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从“蓝眼睛”、“人名”和“花名”三个方面,去具体阐述隐喻修辞的艺术特性。

(一)“蓝眼睛”的隐喻

“蓝眼睛”作为该部小说题目的关键词,对小说主旨的揭示,具有重要的隐喻作用。对于黑人女孩而言,佩科拉想拥有一双“蓝眼睛”是源于内心的渴望,但正是这份渴望为其埋下悲剧人生的伏笔。站在镜子前,佩科拉总是不愿离开,因为在内心,她是对蓝眼睛感到害怕的,害怕其不翼而飞。这就足以见得,这份深深的愿望是畸形的,并最终成为佩科拉精神崩溃的根源。在小说中,“蓝眼睛”就是美好快乐生活的象征,是白人视角中的幸福生活。佩科拉对其如此的痴迷,实质上是对白人文化的认可,甚至是崇拜。这样就形成了矛盾冲突,对白人文化的崇拜,黑人文化的自卑之感,正是对黑人文化,甚至是对黑人身份的否定。作者通过“蓝眼睛”的隐喻,让这种矛盾在无形之中突显,进而让隐喻更好地去批判那些盲目追随白人社会的黑人,进而构建成为自我思想情感的载体,让小说的思想情感表达更加直接。

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份蓝是成千上万黑人的追求。在盲目的追求中,對本质文化的否定,甚至是厌恶正让黑人文化逐渐流失。这是托尼·莫里森所不愿看到的,也是为了在小说中需要宣泄的现实情感。于是乎,托尼·莫里森用“蓝色眼睛”隐喻,将这份情感上的愤怒,通过人物情感的塑造进行完美展现。“蓝眼睛”是象征着白人的美好幸福生活。黑人应该有自我文化的坚守,而不是在自卑之中追随前行。在小说故事中,佩科拉照的“镜子”,实质上是虚幻的,是蓝眼睛中的白人影子[2]。“蓝眼睛”承载着故事人物的情感矛盾,这也许就是“蓝眼睛”隐喻意义表达的重要作用,是作者托尼·莫里森精心策划的安排。

(二)“人名”的隐喻

人名的隐喻处理,也是该部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托尼·莫里森为了更好地展现故事人物的形象及个性,在人名设计上,不是草率地给个文字符号,而是基于隐喻的修辞处理,为小说主旨的揭示埋下伏笔。我们可以在小说中发现,一些人名揭示了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对黑人的文化及情感上的伤害。小说通过人名的隐喻,巧妙地将故事情感的走向、价值审美的取向进行了指示。这对于小说主旨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托尼·莫里森给主人公取名为“佩科拉”,其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培育爱”。但是,小说中的佩科拉从未得到过亲情之爱,而是无尽的自卑,甚至是憎恨。因此,人名与现实命运的巨大反差,让小说流露出更加深刻的讽刺含义。其实,佩科拉是美国无数黑人女性的代表,其家庭也是典型的黑人家庭。在黑人家庭的内部,却蕴藏着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和怀疑。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黑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现实却残酷而充满憎恨。在情感的矛盾之中,黑人的世界是压抑的,美好事物却朝着衰败走去。佩科拉的“美好”源于与生俱来的本质,但又在繁杂的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受到摧残。也许,这就是人名隐喻中,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情感。

(三)“花名”的隐喻

小说主要借助了“金盏菊”和“蒲公英”的隐喻。在西方文化中,金盏菊的喻意是悲伤;在希腊故事中,它又是纯洁的象征。这两点喻意这与小说的主题情节是吻合的。小说中,主人公佩科拉本是如花的年纪,但在父亲的强暴之中,这份美好和纯洁却永远地消逝。金盏菊的悲伤隐喻,正是主人公的悲惨命运的写照。在美好与悲伤的转换之中,主人公的命运正在一步步走向崩溃的深渊。本是美好而纯洁的事物,却在萌芽生长之中被破坏。小说中的蒲公英是最为鲜明的隐喻。在别人的眼中,蒲公英是杂草,而在主人公佩科拉看来,蒲公英是美好的花朵。情感态度的认识形成了巨大反差。但是,故事最后佩科拉对自己的情感认识进行“妥协”,她也认为蒲公英是杂草。从巨大反差到妥协的过程中,蒲公英暗示了佩科拉对于现实命运的接受,她接受了世人对自己的歧视,接受了这悲惨的命运。

二、隐喻的支撑endprint

托尼·莫里森鲜明的民族个性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让黑人文化的构建更加丰满,也更好地突出黑人的民族品格。为更好地使用隐喻手段,作者通过音乐语言的个性创作,为之进行铺垫和服务。音乐式的语言,让“隐喻”的构建看上不去不是那么的突兀,而是很自然地流淌出来[3]。透过音乐语言、独立结构的创作特色,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分析“隐喻”修辞,也是作者隐喻构建的支撑。在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中,鲜明的个性特点,成就了音乐式的语言,而独立结构的创作特点,让隐喻的形成更加顺畅而自然,也让整部小说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3]。在对隐喻的分析中,需要对这两大支撑点进行阐述,这是分析“隐喻”的重要基础,也是对《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深入理解的关键。

(一)音乐式语言

读过《最蓝的眼睛》,一定会对其音乐式的语言最为印象深刻。在黑人的音乐创作中,布鲁斯是最为体现其音乐个性的载体,更是黑人释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托尼·莫里森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最蓝的眼睛》中,将布鲁斯作为一种精神内涵的依托,让其成为隐喻构建的重要支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内心深处可以感受到作者音乐式的语言,正如这布鲁斯一般。而佩科拉的人生悲剧,已经在这音乐式的语言中埋下了厚重一笔。繁杂的现实社会,黑人世界的压抑与失落,在小说之中得到了完美展现。音乐式语言让整部小说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依托,作者在对主人公的语言构建中,看似是毫无逻辑的情感宣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像佩科拉这样的黑人女孩,在以白人文化为主体的美国,正在精神情感上被扭曲,这是对于黑人文化的侵扰。

在黑人音乐中,托尼·莫里森通过音乐语言的跳跃,将其提升为黑人的自我意识,这对于小说在黑人文化的表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克劳迪娅一家而言,布鲁斯般的音乐感,可以帮助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消除,进而寻找到精神的源泉。但布里德拉夫家却无法在音乐之中,去找到家庭的支柱,最终走向了毁灭的边缘。因此,分析《最蓝的眼睛》中的隐喻,应该注重音乐语言的研究。这对小说情感的激发、隐喻行云流水般的使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看来,作者通过这种典型的、具有浓厚黑人文化元素的语言构建,让“人名”、“蓝眼睛”等隐喻更加丰富而饱满,能够在整部小说之中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现与表达[4]。

(二)独立结构

《最蓝的眼睛》在结构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故事式的线性叙事模式,而是将其分解得支离破碎,并且独立成章。这种结构让读者从看似杂乱的章节之中,认真地发现并思考隐喻的使用,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领悟作者的这份良苦用心。独立结构的设计让读者对小说眼前一亮。“秋、冬、春、夏”的结构模式,让看似杂乱的章节,又有了紧密的联系,而这份联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喻”的推进,让章节更加完整而系统,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5]。

在小说的结构布局中,作者心思巧妙,将碎片化的故事进行了选择性整合,零散之中不失完整。并且,将季节与人物进行映衬,让季节的意识形态丰富人的情感元素。为此,作者通过“人名”、“花名”的隐喻,带给读者更加丰富而饱满的内涵意境。作者从秋开始,随后在冬、春、夏的铺设中,将人物的情感、悲惨命运进行了深入创作。不同的季节在作者的构建中,赋予了小说主人翁不同的命运色彩。于是乎,在这种色彩的渲染之下,作者的“隐喻”更加合乎情理。作者将独立结构的设计作为隐喻层次性构建的重要基础,从而凸显了小说主题。

三、小结

在《最蓝的眼睛》中,托尼·莫里森为世人創设了一个季度扭曲的世界。也许,在以白人文化为主体的美国社会,黑人民族在潜移默化中走向了畸形。该小说以黑人女性为视角,将美国白人文化对黑人民族的歧视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独立结构的设计、音乐式语言的呈现,隐喻的使用更加自然、饱满。在犀利而大胆的创造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隐喻的情感元素进行了完美烘托与呈现。无论是隐喻的构建,还是为了烘托隐喻而使用的支撑点,都是托尼·莫里森呼吁黑人对民族本性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些都是黑人文化走向伟大所必需的内在精神。《最蓝的眼睛》的创作是成功的,充分彰显了托尼·莫里森的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陈延潼.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特色——以《最蓝的眼睛》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

[2]冯丽博.《最蓝的眼睛》中的概念隐喻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1.

[3]刘嫣.《最蓝的眼睛》中的概念隐喻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吴小芳.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下《最蓝的眼睛》中隐喻性语言建解构与翻译研究[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5]Camellia Talebian Sadehi, Helen Oulia Nia. The Melancholic Subject and The Bluest Eye[J].CSCanada Journal,201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支撑构建策略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创伤理论角度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创伤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