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思维的火花,“问”出意外的精彩

2017-12-26 02:17陈静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堂

陈静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一直是语言教学所关注的焦点。旨在对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提问现状的探究,试图将英语课堂的提问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提问的空间,指明提问的方向,肯定问题的意义。

一、story time教学现状

story time是各单元核心板块,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部分教师认为story time作为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强调对知识的初步感知和理解,重在输入,因此,他们在教学设计中步步为营,以不断地提问和学生回答来检验对语篇的理解,这样不仅忽视了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和语言基础,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story time教学倡导学生提问的意义

学生提问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巩固掌握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监控学习过程,在联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学习内容,通过一些认知努力而自觉提出问题的心理活动。

1.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提问过程是一种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文本信息的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如此反复,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方向的接受,而是包含了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批判、调整和创造。他们获取的知识以及能力也在逐步积累,逐渐提高。

2.有利于促进有效交流

有效的学习过程强调每一位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考。若在story time提问运用恰当,学生的学习会更为主动,思维空间也就更加广阔。这不仅给予全体学生提问的机会,树立了学生提问的意识,而且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与拓展。

3.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发现问题,同时又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初期。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物或民族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不再唯书本,唯教师马首是瞻。

三、story time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1. 教师的示范是培养学生提问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雷开容认为:教师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在教学中做好示范,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题的。

以四年级上册Whose dress is it?为例,笔者在课件中出示特殊疑问词when,where,who,what,让学生明晰需要了解哪些关键信息。

T:Su Hai and Su Yang will go to a fancy dress party. I want to know where is the party?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party?

S1:Whose clothes do they have?

S2:Who is at this party?

S3:When is the party?

然后,通过观看卡通整体感知,解决部分問题,这样进入语篇学习更自然,因为是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意识。

2.培养学生提问方法是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于学生提问的课例,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课堂的进程和阅读的深入都是基于学生的问题来推进的。

以四上Whose dress is it?为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教学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问题,教师巩固Whose ... is this/ are these?学生通过想象麦克和苏海的对话,运用语言。

T: Now, they are at the party. What will happen?

Ss Group 1: Whose cloak is this?

Whose gloves are these?

Ss Group 2: Whose dress is this?

Whats Yang Ling wearing?

笔者在巡视小组活动时,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问题: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从自身体验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3. 逐步深化的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保证

曹仲娟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路径”上不断地想问题、提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即: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异常中发现问题;通过归类找出规律;通过对比找出异同;透过现象分析原因。

以五下Birthday 为例,笔者设计了帮助李老师制作一份关于生日调查问卷的学生活动,带着疑问进入课文学习。

T:Miss Li wants to know about Su Hai and Mikes birthdays. Can you help her?

Ss:Whens your birthday?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Who comes to your party?

学生解答问题后,生日信息呈现在黑板上,笔者抛出新问题:Compare their birthday activities, what do you find?What do you think of culture differences?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对比发现不同点,挖掘文化差异信息,阐述和分享自己对于文化差异的看法。

4.加强训练是学生形成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训练学生提问能力方面,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留有自主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能展示自己敢想、敢说、敢问、敢质疑、敢挑战的平台和机会。每节课前抽出3分钟让学生自我展示,精彩的问题上黑板是促进学生乐于提问的关键。

阅读是有层次的,思维也是有层次的,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是有层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story time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解读和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提问”的课堂标志着一种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不再是师问生答、师授生受的单向过程,而是教学相长,深度思维,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挑战、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振韶.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J].学科教育,2003(1):22-27.

[2]陈联旺.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6).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