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红阳
网络是21世纪最好的发明,同时也是弊端最多的发明,在教育领域,一方面,网络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加以综合、总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但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使学生失去思考,资料自行查询的机会,让许多学生几乎不用动脑,在百度上打出关键词,就会获得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采取办法驾驭这把双刃剑,使学生自主摒除对网络的依赖,回归到课堂上,用自我思考的方式寻找答案。
在初中校园,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使得信息的无限极扩大,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问题,几乎都能获得答案,这种便捷,很受学生的青睐。这就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偏激的想法,认为不用进行课堂学习,便能通过手机获得知识。使学生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教学仍按照老路走,失去吸引力,或者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教师的导向有误,过分的使课堂刷新,施其所好,将学生引入网络之中。可以说,驾驭网络这把双刃剑需要掌握度的问题,课堂教学既不能不沾染网络分毫,又不能完全沉浸在网络。那么教师该如何在网络时代下,变换初中语文的教学路数呢?
一、进行思考情况排查,督促学生自主思考
由于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很多初中学生与网络形影不离,已将其看作是学习资源,甚至过分依赖。例如,课后作业要利用网络给予解答,课上回答问题也要查百度,查知网,许多教师几乎都蒙在鼓里,自以为学生的回答是出于自主思考得来的。在这种假象之下,单纯的认为学生已经对这种类型的知识有所掌握,可以至此为止。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对该题目的问题有所了解,甚至对于题意都没有进行丝毫片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有所洞穿,对其思考情况进行排查,督促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这需要教师对网络上的答案有所掌握,并综合的概括,找到遗漏点,或含糊不清处,依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以冰心的《母亲》为例,这首诗,作于诗人游览横滨后第六天,坐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伦上,诗人借用托物寓情的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构思新颖、感情抒发生动、含蓄、具体、深沉,而且在語调的把握上,诗人拉长语句,致使语调缓慢,更能体现出对母亲思念的绵长。这是该首诗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据此向学生提问:“该诗在艺术手法、语言运用、节奏把握上的特点”,这是问题的一个大的方向,学生可以在百度、搜狗、知网等浏览器上输入关键词,如:“冰心《母亲》艺术特点”,找到答案。但是却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照搬照用。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教师可以联合这些浏览器上的答案,判断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来源自我思考,如果不是,教师要继续灵活提问,如面对答题的学生临时变换问题。例如当问到:“冰心《母亲》的艺术特点”,教师发现回答的学生照搬照用现成的网络答案,教师便可临时变换问题,如:“诗人真的叠纸船了吗?将小小纸船从舟上抛下大海的用意是什么?你可以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吗?”前两个问题是分析时难以避免的惑点,也是慢慢呈现诗歌艺术特点的锁头,解开,一切都会真相大白。诗人没有真的叠纸船,只是行进在大洋时想到纸船,纸船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用意是托物寓情,用反复尝试漂浮母亲梦里的小船寓指思念与爱。由此得出艺术特点,构思新颖、感情抒发生动、含蓄。这样变换的提问会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有效学习。
二、引导学生“用之有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存在必有合理之处,对于网络来说也是如此,它综合社会各界人士的知识经验,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博物馆”,学生进入这个博物馆,观赏、学习,甚至是利用取之不竭的知识资源。这并不是说,非益既弊,教师要合理客观的评判。一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如何“用之有度”,以合理的“用”为前提,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这才是网络与教学正确的结合方式。如何引导学生用之有度呢?教师不妨营造网络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的课堂,并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引导学生了解何时需要网络涉足,何时要摒弃网络这一学习拐杖。
以都德《最后一课》为例,这是一篇历史、政治味道弥漫的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深刻的内核及生动的艺术手法,被许多国家选入课本,并作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章。作者以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典型环境,以一个淘气、无知的少年的自述化视角,间接的对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以及他们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对祖国的留恋之情进行表达,并通过小主人公在最后一课所受的前所未有的教育,感动万千读者。为了深刻的感知作者的情感思想,学生需要对其写作背景进行感知,由于历史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借助网络查资料,并将这段具有历史性、政治性意义的写作背景概括出来,生成幻灯片的形式。然后让每组选出一个学生进行讲解,由教师选出最佳小组。借助网络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段史实的学习,并且可以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学生讲解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忘掉网络,结合这些资料,进行课文的自主分析思考。
三、发乎网络之未有,使学生萌发课堂学习的兴趣
由于网络功能的增加,冲击了课堂教学,更多的学生开始认为,网络会取代实体课堂教学。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新奇事物探索的需求。因此,为了使学生萌发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进行新意教学,发乎课堂之所未有。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学生会按教师传统讲解课文的方式,在网络上查找小说的写作背景,查找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查找小说中所涉及到的生字新词等,这些学习课文的一般常识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答案,但是学生往往得到这些答案就满足了,不对课文进行深究,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阻碍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阅读。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独辟蹊径,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范进中举》相对比,并创设了如下的情境,让学生创编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孔乙己与范进相遇。同学们考虑一下,他们相遇后会谈论什么话题?发挥想象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并且进行表演”,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的创编,并且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同学们在对话表演中表达了孔乙己与范进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对封建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揭露与批判。通过对话表演,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精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打破以往介绍写作背景、理解生字新词等传统的教学环节,因为这些内容学生都可以从网络上查出完整的资料。所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藤野先生作为一个教师,认真上课,精心批改,关心学生,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尽的本分吗?为什么能够赢得鲁迅先生如此怀念与崇敬?”,学生们结合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学生在预习中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讨论,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生先生的关怀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视中国人的大背景下的所做所为,这体现了藤野先生抛弃民族偏见的国际大胸怀,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对于教学来说,并没有“以变应万变”的方法,教师最好的教学,是在变中应变。网络时代下,教师要改革教学路数,既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着眼教育,又不能完全迎合网络时代的冲击,使教学沦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引导学生合理看待网络,并合理的结合网络教学,发乎网络之未有,督促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萌发实体课堂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
[2]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