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诗性思维的培养

2017-12-26 22:40高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诗性魅力诗歌

高靖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一、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在功利化的教学模式下,对于诗歌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相关的题目,对于诗歌的要求过多的局限于学生对于诗歌字词句的理解,而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理解诗歌,往往是先将诗歌当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整句子翻译成现代文。而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往往是将诗歌当中所描述的情境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这种作法,就将诗歌所描述的内容由抽象变成了具体,如果让学生来描述诗歌或者是将诗歌改编成作文,学生也能写出来,但是学生写出来的或者说出来的内容也只是自己看到的,而并非真正的诗歌,因此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更不要说去体会诗歌的魅力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优美的诗歌变得毫无乐趣。诗歌是作者情感高度凝练的体现,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优美,就得让学生真正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而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就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

二、学生诗性思维的培养

而要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在学习时,就必须以诗性思维去感受、理解诗歌,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常教学时,老师就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

(一)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高度凝炼与概括,是作者情感高度凝练的体现,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优美,就得让学生真正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而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就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而且诗歌学习的关键就在于体会诗歌当中的情感,而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当中的情感,就得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老师通过自己的情感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课堂不能光给学生压力,要求学生去记忆或者去理解,还得给学生留下魅力,而要给学生留下魅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老师自身的诗文气质去感染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唐诗宋词信手拈来,比如诗歌讲解可以采用开场诗或结语诗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兴趣,这种“以诗解诗”用詩引导的方式,不但可以打消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诗文的魅力,更会激发学生走近诗歌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亲其师,佩其识,敬其人,才能信其道,乐其行,爱其课。

(二)注重学生的积累

要培养学生诗性思维,感受诗歌的魅力,首先得增加学生的积累,而增加学生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去反复的诵读,当然了依靠单纯的机械的诵读,学生的兴趣恐怕很难持久,所以可以将背诵活动融入活动当中,诸如在学校之间或者在班级之内也来搞一个“诗词大会”;也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去积极的积累,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果,这更有利于督促学生努力去记忆诗歌。

当然了,让学生去记忆诗歌,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还得让学生对于诗歌有一些基本的理解,但是学生刚开始对于诗歌的感受性是比较低的,如果让他们去记忆过难的内容,他们很难理解诗歌内容,这就需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内容,等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有了一定量,理解能力也提升之后,对于诗歌的难度可以适当的加深,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去记忆诗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准备相关内容。

对于诗歌的积累,不能将注意力简单的集中于诗歌,还应当让学生去了解与诗歌相关的一些内容,诸如不同时代诗歌的特点,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诗歌的背景知识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感受诗歌、理解诗歌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对于诗歌的感受性不同,因此在理解诗歌时的角度就不会相同,再加上学生在表述时的用语也不可能一样,从而导致学生在表达时会有各类不同的差别,但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而让不同的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观点时,就没有必要非要让学生说得一致,更没有必须去强调什么标准化的理解。如果老师过分的强调让学生去接受自己的意见,同样会使得诗歌失去它的魅力。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老师要完全的听之任之,对于学生理解时那些不点不到的地方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要理解诗歌,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解方法。诸如理解诗歌一要看,所谓要看一看所学古诗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样有助于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二要看,先要看一看诗歌的体裁,不同体裁的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在理解时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再看作者,不同的作者所写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作者,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也是不同的,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诗歌都是很有帮助的。更要看诗题,学习古诗时学生首先是从题目当中去感知古诗,从而对诗歌有个整体性的把握,题解不能是粗枝大叶式的,更应当注意重点内容的理解,关注诗歌的细节,对于一些理解存在困难的则需要借助工具书或者是请老师帮忙。二是要赏,要欣赏诗歌,首先得反复朗读,自己体会作词中的诗意,从朗读当中获得的诗意逐渐被学生内化,从而更加容易接受诗文本质。这样在体会到诗词诗意的基础上,朗读出诗句中的感情,也就是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深入研究诗歌意义

对于诗歌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于诗歌内容理解、与意境体会的层面,而更应当体会诗歌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要让学生去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社会意义。而诗歌的社会意义有两类,一是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当时的社会意义。我们的历史传统就有注重诗教,而诗歌创作和推广更是其它国家绝无仅有的,从周朝开始的采风辑《诗经》,到孔子不遗余力的推广教化。诗歌的写作范围是很广泛的,在诗歌当中,不仅仅体现着作者的情怀,更有自然风情、社会现象等不同内容的体裁,如《满庭芳·促织儿》描述了斗蟋蟀场景,而屈子胸怀理想却处处受打击从而苦闷投身汨罗,写下了光照千古的伟大诗篇《离骚》。通过阅读诗歌,我们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情形,诸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出来的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统治者的腐朽与无能。当然了,要了解这些内容,需要学生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更得有对于诗歌研究的冲动,而这些能力的掌握与知识的积累,都必须以培养学生诗性思维为前提。第二种社会意义,就是诗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通过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更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诸多感悟,诸如通过不同社会的对照,产生幸福感,体会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等。

(五)学以致用,学写诗歌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模仿进行诗歌的创作练习,诸如模仿诗歌的形式进行填充练习,通过练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形式美,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诗歌当中的词藻的魅力,这对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刚开始写作时,可以选择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去仿写,学生掌握一定技巧之后,再让学生去写一些相对来说难度高一些的内容,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写诗水平也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学生诗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而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得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去做,才会去坚持。再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通过成功去促使他们继续学习。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感受到了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对于学生诗性思维的培养才算是有了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性魅力诗歌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诗歌岛·八面来风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铜都一号”的魅力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