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浅思考

2017-12-26 14:25于卫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期语文课堂语文

于卫成

乡村初中语文课堂,除了具体学情需要我们做重点关注之外,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还应为此做出那些思考呢?如果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的话,我想可以是:聚集,有效,生动。

一、语文课堂“聚焦”问题

什么是“聚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人已经注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面铺得太广,口子开的太大,教学就会显得浮泛,课堂就会变得松散,而且还会出现千课一面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预设阶段,老师心中就要有一个意识:少铺排,多深入。

要实现这个意图,达到“聚焦”的目的,这对老师的要求是有一定的高度的。最起码的是,在执教老师心中,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教学目标,即“学段聚集”。也就是说,整个第四学段,我们通过七百多个课堂的学习,要学生学到什么?要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那些能力?

其次是,每个学期要有一次“学期聚焦”。虽然每个学期都有教学计划制订,但是“学期聚焦”的核心不在于每周工作。它的目标在于分解“学段聚焦”中的任务。如苏教版教材七上语文教学时,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思考,这一学期,我们要重点学习与學科素养有关的那些知识?在实践中,我的思考是:七上语文,我们重点学习“叙事”和“写景”。难点是要学会判定和运用对比、想象和联想的手法;能够判定和赏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句。对于“学期聚焦”内容,我们只要心中有纲即可,不必深入,但它是学期教学的重心。

接下来要做的是“单元聚焦”。“单元聚焦”是具体落实课堂阅读教学“聚焦预设”的关键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在此处得到体现。此时的“单元”,不一定局限于教材本身的设置,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比如说教学苏教版七下“毛泽东词二首”时,我就把《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分开来讲授。在讲授《沁园春·雪》时,我把它链接到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借助于《春》一文对景物描写方法的学习,引导同学自主分析“江山多娇”的美景。而《卜算子 咏梅》一文的学习,我巧妙借助同册书137页“诵读欣赏”中的三首咏物诗,来寻找同类作品的阅读方法。这样,以新学带旧学、以旧学促新学,既复习了旧知,又学会了方法,同时还达到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目的。

最后是“课堂聚焦”。“跑马放羊”这是语文课堂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的事。所以,课堂阅读教学能否始终坚持聚焦于一点,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还有些语文老师习惯于负责任的什么都讲,其实,有时候,围绕一个点,老师讲少一点,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当然,老师少讲的同时是学生多练,老师少讲的前提是精心设计课堂。不过,话又说回来,语文课堂的多变性这也决定了具体课堂的多样性。正如清人钱泳就治水感言“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因为“生”有高低,“思”有缓急,“文”有浅深,“意”有曲直。

接着,再来简单说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与“聚焦”有因果联系的。因为做到了“聚焦”,就节省了课堂资源。老师讲的变成了“精讲”,学生的学有了“多练”。前面说过,要将设想变成理想状态,需要老师做好课堂问题设计。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时,围绕“难”与“不难”设计了三个问题:红军长征难不难?红军战士怕不怕难?红军战士为什么不怕难?同学们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很快找到了相关文字,解决了问题。这时有敏锐的同学会借用到“红军不怕远征难”,而细心的同学会从文本材料中发现几十年前红军战士的具体遭遇,这样的课堂既有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从语文素养培养的角度,红军战士的英勇乐观不正表现在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中吗?

当然,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两句就能说的透的。它需要老师的细心思考和灵光一现,更需要老师对教材的全局把握和课堂聚焦。

二、语文课堂的“生动”问题

语文课堂应该是最能体现课堂生动性的教学课堂。因为它不同于偏向于抽象思维的课堂,它也不是偏重于说教的阵地,它更着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思维力的训练和表达力的提升。

(一)适当放开课堂,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应该是较少定论的课堂,它可以呈现出的想法应该是异彩纷呈的。如果说有谁在课堂上强调了思考的同一性,那是恐怖的。有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这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有影响的。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它不应该只是答案展示器。再者,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可能性。实践中,乡村学生双基薄弱的现象也没有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但多彩的画面,会让人以看客身份出现在课堂。所以要给学生一点“脑补”的空间。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允许学生说错,让学生在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体验中感受问题间的联系。孤立的学习是不可取的,片面的思维是有缺陷的。

运用联想法,要让学生明白虽然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但这也是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的。在学习韩愈的《早春》时,对“草色遥看近却无”,我做的思考是校园实地体验,但这不能常得。有学生就想到朱自清笔下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虽说没能传神体现出“似有若无”的“遥情”,但也足够描绘出那种生机了。又如在学习《阿里山纪行》时,学生对“潭无鱼鳖,林无鸟兽,但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这一句议论纷纷。不是说他们的理解力,赏析力有多强,而是他们对它有本能的喜欢。有同学说它比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更形象;有人说它比“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更有诗意;还有人说它的“静谧、净洁”让我想到了“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无论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述有多幼稚,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发现是值得肯定的。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环节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还唤起了书面表达的信心。

(二)通过获取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源于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得益于老师在课堂预设时的问题设计。

比如在学习《社戏》一文“月夜行船”片段时,容易被忽视的一句话“我却还以为船慢”,在课堂被提及后,学生知道了“以为”一词想表现“我”渴望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不久,学生学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时,自然联想到这也是作者急切心情的表露。而且它更直接,更强烈。最有意思的是在上《活版》一课时,有同学把“以草火烧”读成了“以火烧”,抓住这个偶然问题,我们展开讨论,想象到各种火,再借助现代人复制张衡地动仪时最难攻克的一个细节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了不同概念的区别,懂得了挖掘文本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通过比较获取思维的方法。

(三)建立审美趣味,做好文化传承

语文课堂,还是学生审美趣味建立,传承祖国文化的重要场所。这其中,老师通过对学生语言阅读能力的有效引导,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審美力。前一段时间在微信圈里有过一个故事,大意是经过书香浸润的人和阅读少的人对“落日、野鸭”构成画面的表达差异。从语文老师的角度来思考,这就是个审美趣味问题,而课堂语言赏析力培养有助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有趣的,语言是富有魔力的。课堂上,除了借助朗读法,我还曾尝试用“移字、改字、添字”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精美。比如说在读到《安恩和奶牛》一文中写安恩“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时,我尝试把“瘦骨嶙峋”去掉,请学生对比思考,那一句能更好的表现人物?其中的“翩然起舞”我把它改成“织着”,让学生思考这样好不好?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我列举了“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舞”改成“飞”好不好的例子作为示范,这让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事实很重要,但文质兼美更重要。也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情感投入,学习生活也要“富有情趣”。

(四)巧妙设计活动,助力表达力提升

如果说学生思维力的提升得益于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和课堂问题的设计的话,学生表达力的增强则取决于课堂活动的设计。实践中,“你说我听”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做“明星朗读者”“小小演说家”的愿望;“你写我看”活动的开展,把课堂延伸到40分钟以外,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精彩说说”展示,使课堂出现了“相和相歌”的场面。这融洽了课堂气氛,也使传统的“缩、扩、改、写”等好办法有了时代新内涵。就连最难操作的“谁是班级思想者”活动也让学生逐步了解到“该学会如何去提问”。

当然,以上思考到的一些问题,相互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可以随意割裂的。它们本是一个话题,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其核心是:老师少讲一点,学生多练一练。

猜你喜欢
学期语文课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