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比较文学是一门起点高,综合性强的学科和课程,它跨越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的特点,使得这一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素质方面,是中文专业其他课程无法企及的。若能将比较文学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必将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将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视野。
比较文学的多视角地解读文学作品的理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把不同国家的作品摆在一起研究,打破了以往教材的“中国单一文化”的瓶颈,不再夜郎自大,突破了以往思维的旧模式。能够为学生形成国际性眼光和视野,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文化差异,以更宽阔的视角、跨界方式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比较文学对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作用
(一)比较文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文本能力。
运用比较文学的视野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讲解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著名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时,分析的重点是其中的守财奴老葛朗台,分析这一形象的时候可以把它和其他三个世界级的吝啬鬼形象放在一起比较: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作品《死魂灵》中的阿巴贡,果戈里作品《悭吝人》中的泼留希金,同时也可以引入中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引导学生分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他们笔下吝啬鬼的共性和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发现“人类”身上共通的跨越时代、民族和国家的人性弱点。类似这样的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视野,在不同作品的对比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不仅要“知其然”更想要“知其所以然”,这就为以后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助力,为进一步深造夯实了基础。
比较文学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中,不只是了解其他文化的文学,更是要从和其他文化文学的比较中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他者吸收营养,最终的目的是谋求自身的新发展。俗语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想要完善自身,就要想办法看到自身的不足,对于文学而言,其他文化的文学就是旁观者,可以引导学生把其他文化的文学当做照见自身不足的一面镜子。
(二)比较文学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大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送给学生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课文《陌上桑》中有直接对罗敷之美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远观可谓惊艳,但是诗中并没有关于罗敷的容貌的描写,罗敷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就出现了最为人乐道的一段描写,原文是这样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生动形象,用他人的表现,来衬托罗敷之美,罗敷之美引人遐想。这样的描写美的写作手法,不只是在中国的文学作品出现,《荷马史诗》中当特洛伊城的老朽们,远望城楼说出的那句:“为这个女人打十年仗,值!”海伦的美就再也不用其他的语言来修饰了,一如莱辛后来对这段描写的感叹:“诗人啊,替我们把美所引起的欢欣、喜爱和迷恋描绘出来吧,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另外,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在描写关羽的高超的本领的时候也用了类似的手法,没有正面描写关羽到底有哪些技能,只有一段斩华雄之后曹操手中的酒尚温,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二、比较文学对中学语文课文解读的作用
(一)多角度理性审视文本。
一般我们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三部分的基本内容,分别是宗教、哲学和科学。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的不同正是表现在对各自科学、哲学思想和宗教精神的独特认识上。文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宗教精神和哲学思想,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和思维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窦娥冤》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悲剧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西方很有代表性的悲剧故事,但是在悲剧的结尾方式上,中西方作家的构思则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窦娥含冤赴死之前为了表明自己的冤屈和清白发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在现实中绝对不能实现的誓言,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实现。刘兰芝和焦仲卿为爱殉情,死后灵魂幻化为鸳鸯鸟,比翼双飞,生前不能实现的,死后实现了。由此看中国的悲剧作品的结尾总是光明的,不管现实生活是多么的黑暗,结局总会给人一丝安慰,哪怕明知这安慰是虚幻的。但是西方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则是因为性格、命运、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最终真正的走向了死亡,没有如肥皂泡般“光明”的尾巴,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为什么同样是悲剧作品,结局却又不同呢,这就不得不联系其文化体系中的哲学思想和宗教精神。构成中华民族最基础的哲学根本是道家和儒家,道家讲究“和”,儒家讲究“中庸”,二者都强调和谐,对待和任何事物的关系都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这种哲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由于生产力低下,在大自然面前人们只有调适自己顺应其变化才能生存下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便由此衍生,这样的思想反映到悲剧故事的构思上就是要和谐、适度,不大喜大悲,不把悲剧绝对化,在悲剧的结尾上加上一点喜剧的元素,使得故事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但是西方文化产生的根基是工商经济,这种文化使得人们不断以个人为中心向四周扩张,在对待其他事物上,绝不回避而是勇于迎接冲突,甚至会主动挑起冲突,最后解决冲突。西方的这种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争斗,反映到戏剧的构思上,就是悲剧人物和他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调和的,没有一方屈服于另一方,只有你死或者我活。
(二)反思传统,探究作品的真意。
在阅读与分析作品的时候,要具有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不断尝试更换角度理解作品,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endprint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可谓是中学语文教材里涉及外国文学的经典文章,多少年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马蒂尔德一直都是我们进行道德批评的靶子,通过玛蒂尔德追求奢华而遭受的不幸来谴责资本主义社会不良的价值观。难道这就是作家原本的创作意图吗?
《项链》的作者莫泊桑曾经说过小说的创作要“表现人物心灵在环境影响下的改变”,要“表现感情和欲望的发展”。现在我们运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研究理念再次关照马蒂尔德,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引进对这一人物的分析中来,人们很快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人格案例。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被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其中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第一部分被称作本我,它不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它的行事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本我时刻都和快乐携手,千方百计找寻发泄的机会;第二部分自我位于超我和本我之间,时刻清醒地正视现实,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懂得根據外部世界的需要随时调适自己,依据现实中的行为规范来控制和压制本我;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高度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指导自我去抑制本我的天然冲动,它用内疚感或者犯罪感来纠正本我已经偏离或者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用此理论来反观马蒂尔德,我们会发现她的本我追求奢华、安逸的上层生活;她的自我因为是想要得到,但是现实却不能满足她的愿望而感受到痛苦;她的超我指导她在最后的绝境前毅然正视现实,用坦然心境勇敢地面对生活。小说也正好展示了人性欲望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在现实环境中人的三重结构之间的冲突。
对于这部小说的解读还有很多种,这样的解读让学生从非文学的角度重读作品,会让作品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诠释,也能使得作品以另外的生命形式存在。像河南大学的胡山林老师在“文学欣赏”课上倡导的从人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就会发现可以从另外的途径打开文本意向之门:一是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因为一次偶然的疏忽,玛蒂尔德丧失了一生的幸福,那么人生应该如何去把握机遇?是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满足现状、安于穷困?这些都会启发我们的人生思考;玛蒂尔德用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的青春还清了债务,及至最后却发现项链是假的,原本苦苦支撑着她奋斗的生命意义,在一刹那间被毁灭殆尽。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解读,这恐怕不仅仅是玛蒂尔德的生存困境,也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
我们发现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越多,越能把作品分析的透彻,可见比较文学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对于中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一部作品的特点和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论外国文学[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2]孙亦平,胡锦章.高中戏剧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21).
[3]雷小青.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项链》中马蒂尔德人格的精神分析学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8.(4).
[4]姚红.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谈中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D].苏州大学,2009.
[5]章桂周.比较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思路与意义[J].语文教学通讯,2012,(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