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景
高校青年教师在共青团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刘 景
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已逐步成为高校工作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重要的学术、人力、创新思维资源,他们在工作中是否能够较好地承担起职业所赋予的责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认清新形势下共青团在青年教师当中开展创新性工作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等手段来进一步剖析共青团工作如何有效服务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如何利用和发挥好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创新共青团工作,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在共青团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从而使青年教师在共青团工作中能够发挥积极主动的育人作用。
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其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校的建设发展已然离不开青年教师的参与,青年教师已逐步发展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指的是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初,我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35%。
高学历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教学与科研直接影响着高校办学水平的发展。目前,高校的高学历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教师当中,既是教学的骨干力量,又是科研的新生力量。以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称为“我校”)为例,目前,我校青年教师的博士比例占全校教师的11 %,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占28%,青年教师的授课任务及指导的毕业设计及实习任务占65%。由此可见,我校的青年教师已逐步成为学校的新生代主力军。
年轻化带动高校团学工作新活力。在全国高校都在倡导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团学工作依然离不开青年教师的共同参与与协作。近年来,我校同时也高度重视利用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团学工作的指导老师。例如选聘新进青年教职工兼职担任班级班主任及兼职辅导员,选聘高学历背景的青年专任教师兼职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等等,可以说,青年教师正在高校团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二课堂”的指导者。青年教师作为学校高知识人群,其学历均是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我校为例,我校积极鼓励吸纳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指导团学工作的“第二课堂”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依托学校“创新杯”“挑战杯”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支持各学院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培养导师团、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团、学术创业就业导师团、社会实践导师团等团学工作专业指导队伍,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优势,为学生在第二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撑。
“育人之路”的领路人。新时期的大学是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思想的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青年教师作为学生在大学中的“家长”,须承担起学生成长之路的领路人这一角色,利用自身年龄的优势,主动关注学生、关切学生的思想,多沟通,多交流,努力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亲其师、信其道”。我校积极利用青年教师各自的专业,结合各学院学生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的在学生中开展主题沙龙、面对面座谈、素质报告等形式,打造青年教师“三位一体”的培育计划,真正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青年教师在大学生思想阵地引领的作用。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离不开青年教师的参与与指导。青年教师不仅作为学生的思想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在学生的党建、团建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学校长期实行青年专任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担任班主任的理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育学生的思想品质。又如,学校共青团以提高发展优秀学生干部为出发点,依托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培养工程”培育基地,将优秀的青年学生干部纳入到“基地”的育人体系当中,以点带面,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培养思政导师团,对其进行系统专业的针对性培训,从而达到师生结对,教学相长共发展,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成长。
青年教师在大学生创新科技育人方面的作用。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活动在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以及就业机会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广西师范大学自2013年开始实施青年教师“领雁工程”,鼓励吸纳青年教师指导团学工作。学校依托“创新杯”“挑战杯”项目活动,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团、学术创业就业导师团等专业指导队伍,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优势,为青年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撑。不仅如此,学校还推行学生社团导师制,规定每一个学生社团均有一名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担任社团导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课外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青年教师在大学生实践培育服务方面的作用。青年学生作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广西师范大学每年都会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支教服务活动,与此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走出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了教育扶贫之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乡村支教活动、服务北部湾活动、服务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服务桂林新发展等诸多服务研究项目等,为青年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搭建了优质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了应有的保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共青团工作专项创新性项目立项——《高校共青团在开展青年教师工作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职责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文件 师政科技 【2016】29号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