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效

2017-12-25 14:03贾慧兵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贾慧兵

摘 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若想提高数学教学的质效,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入手,课前注重预习,提高课前预习质量;课中注重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注重拓展,切实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抓好每一时段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施以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效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质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25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年来一直是教师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教学一线从事初中数学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把课堂教学前移

课前预习,已经提了多年,不光是数学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一直在提,事实上不同年级的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提出自己的预习要求,但预习的效果一直与预习设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提高课前预习质量。

首先,设定具体的预习目标和预习内容。只有确定了预习目标,学生的预习才有方向性,学生才知道自己预习是为了什么。除了设定预习的目标,还必须围绕目标设定预习的内容,在预习内容的设定上,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不同的预习目标和内容,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对好学生的预习不但要求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且要知道它的证明过程,对后进生的要求相对低些,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会求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

其次,对预习的效果要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检测。只有预习而没有对预习效果的检测,那么预习将会流于形式,发挥不了预习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可以设定不同的检测方式。对父母一般在家,同时有能力去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的家庭,预习的检测将由家长负责完成,对家长外出或由于家长的能力原因无力完成检测的,将由小组长负责检测,并在课堂上对检测情况进行反馈,教师要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做出评价,对一些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交由教师检测。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测,达到对课前预习的督促,从而实现预习的目标,使预习真正落到实处。

二、注重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

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课堂教学的有序、高质效进行,既使学生学会知识,又使学生掌握能力。因此,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有效使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首先,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教学中都有所提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种类型的小组,一种是强弱搭配,一种是同等水平学生联手。在新授课刚开始的教学中,采取强弱搭配的方式进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帮互助,让好学生带动后进生,弥补由于学生人数多而教师对每一位后进生难以全部关照到的困境。在新授课教授完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采用同一水平学生联手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的范围,弥补“吃不饱”的困境,对后进生的小组,教师可以重点关注,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针对性训练,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进行重点讲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面对同一知识点,不同的教师会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讲授,不同的语言必将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如何选用最佳的教育语言,将是每位数学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实际和学生的阅历,注意语言的受众面及语言的通俗性,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语言。在教法的选用及设计上,要注重互动性、参与性,要改变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有互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外拓展,把巩固向课外延伸

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部。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只有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课外拓展,把对知识的巩固延伸到课外,才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效。

首先,课外拓展要有针对性。课外拓展只有富有针对性,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对课外拓展的内容,教师要精心准备,主要要针对课堂教学时留下的需要进一步探究、延伸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否则,课外拓展将会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其次,课外拓展要有层次性。课外拓展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拓展内容,不能“千人一面”。如我在教学中,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拓展时,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让其拓宽眼界,对一些奥数上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拓展思维;对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我会让他们进一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练习,力争达到熟能生巧。

第三,课外拓展要有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如果课外拓展没有趣味性,那拓展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拓展时,要尽量考虑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愿意去拓展,感兴趣去拓展,在拓展中提升能力,提高学习质效。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效,就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入手,做好每一个时段,才能由点到面,最终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帮村.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0):24.

[2] 张宝梅.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11-212.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