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的思考

2017-12-25 15:08张元国
中国教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背影文本探究

张元国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获取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但是,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何以走偏

在实际操作中,问题探究出现了种种比较突出的偏差。现列举其中部分偏差

如下。

1.“探究”偏离重点

一位教师执教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时,设置了一道探究题目:为什么“父亲”在和脚夫讲价时“我”会“插嘴”?在他吩咐茶房时,“我”又会暗笑?请联系你的经历对“我”的心理状态作进一步探究。

前两个问题说明的是“我”当时的年轻幼稚,最后一个问题大概在于引导学生联系自我经验,对作者当时特定情态下的心理作出评价,问题本身虽有一定探究意味,但对于理解文章重难点没有实质帮助。《背影》的价值更在于写出父爱的沉重,在爱和人性的不完美中表现出父子情怀融合的艰难,因此,探究题目更应围绕特定背景、特定条件下父爱的行为来设置,围绕“我”忧虑、感伤的心境来设置,从而使得探究向纵深推进。

2.“探究”过深过高

一节语文课上,执教课文是杨绛的散文《老王》。教师在课上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在了解杨绛先生生平遭遇的基础上,探究文章最后一句话“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深刻含义。结果,虽然教师竭力引导,穿插杨绛和钱钟书的遭遇,学生还是有些满头雾水不知所云。

为了把探究引向深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生平遭际和有关背景信息,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基础上走进文本,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教学取向。但是,这里一方面要注意引入时机,也就是说应该在探究进入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介绍有关作者、背景的信息要素,而不是不加分析地一概先入为主;与此同时,探究题目本身必须与对应的学习主体的认知水平基本切合。

3.“探究”缺少铺垫

以下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课文《风筝》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对于在北京的冬季看到风筝,文中的“我”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惊异、悲哀。

师:为什么“我”会对此感到惊异

悲哀?

(学生围绕第2自然段和后文进行回答,基本没有分歧。)

师:那么,如何理解“四面都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生1:(没有回答)

生2:作者本来就在冬天。

生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学生笑)

(老师将自己的理解实则是教参的理解读给学生听。)

这则案例中老师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对第三个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无法即时领会教师提问的实质,因而,在后面的研讨呈现尴尬、达不到预期效果。

4.“探究”割裂文本

一位教师教授《背影》时问学生:“文章一共出现了四次背影,这个让作者难忘的背影出现在第几次?”学生答“第二次”,然后老师就带领大家几乎是整堂课都在分析探究这次背影“为什么最难忘”,以从中发现“父爱”的伟大。有专家评课说,这位老师采取了长文短教策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理念。

其实,《背影》的四次背影是相互关联的,每一次都有不同意义,从第一次写到第四次,作者对父亲的态度在渐渐发生变化,对父亲的理解也在不断增加。背影的叠加使得主题得到层层渲染。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情感变化发展的脉络,而不是切断其有机联系。与此同时,文章在写印象最深的这次背影之前,用较多篇幅写父亲给“我”送行的琐事及其“踌躇”“迂腐”,写我的“聪明”,这些内容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做了有力铺垫。

文本作为有机整体,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往往难以一步到位,而是在意义生成、建构的循环往复中完成的。割裂文本及其情思脉络、肢解文本语境的问题设计与探究,很容易导致完整有序的文本化为零散无章的碎片。

5.“探究”缺乏整合

一位教师执教《绝唱》时,在黑板上展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第1段写戏园子的观众目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黑妞和琴师?

(3)作者写观众的评论目的是什么?

(4)作者是怎样写白妞的声音的?

(5)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由于探究的问题数量有些多,有的问题还存在一定重叠,缺乏趣味性、挑战性,所以学生的表现不是十分积极。

6.“探究”散乱随意

在教学李白诗歌《行路难》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围绕全诗提出疑问,请各组组长将问题归类后传递给老师,十分钟后,教师综合各组问题,提出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1)诗歌题目中的“行路难”有无比喻意义?与全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一致?

(2)诗歌中“金樽”“玉盘”是否真实?我们认为李白没有使用“金樽”“玉盘”的生活条件,但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3)“渡黄河”“登泰山”“登太行”“雪满山”“济沧海”等说法,很明显另有其意,它们实际所指应是什么?

(4)由“闲来垂钓”到“乘舟日边”,这样的转折太快了,是否太过于夸张?

(5)都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歌能否体现其浪漫主义特点?如果能,是怎样表现的?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对这些问题中没有研讨的部分做一些分析研讨,准备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以学生提问作为后续探究活动的依据,应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大张扬,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多有价值。当然,这些问题是否都应在这节课中探究还需要审议,在其进入探究环节时这样的罗列分解是否完全合适暂且不论,根本问题在于:教师在后续探究中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说什么“交流探讨可以自由发言,也可借题发挥”,探究其实变成“放羊式”随意言说,学生的提问在随心所欲的“对话”中失去价值。

二、语文教学中究竟需要怎样的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中的问题设计必须切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文本内容特点,有明确恰当的目标,与具体的学习课题、学情吻合,问题要避免零散杂碎,力求集约精致。问题更应着意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意识,一般表现为在文本内容理解上的核心性、深层次问题。

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探究,决不能沦为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而要努力达到基于文本最合適的宽度与深度。问题的提出要把握火候,安排在课堂的关键节点上,在探究之前要有所蓄势,而不是机械、唐突地安置在某一环节。

学生的探究要有完整流程,一般要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作出深化、细化,探究的程度、进度要科学有序,不能随意而为。在探究过程中,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微观分析必须有机结合,必须面对具体的语言材料,不能片面强调整体感悟而淡化具体分析,否则容易陷入大而空的虚浮之境。

学生逐渐进入自觉、自主的状态才能谈得上“探究”,也就是说,问题探究要有稳健灵活的操作机制。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对探究做出有效的指导点拨、示范引领、评价反馈,忽视教师必要的引导作用,探究也容易迷失方向。

就问题探究而言,“探”本身需要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保持“导”“学”的交互作用和动态平衡;“究”最终也需要一定的成果体现,不能原地踏步走、“探而不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导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背影文本探究
主题:背影里的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设问引导探究
背影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背影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