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理论下李煜后期词作解读

2017-12-25 13:02徐爽
科教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分布规律李煜主题

徐爽

摘 要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作大家,其作品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本文以南唐亡国为界限,以意象图式理论为手段,着重分析李煜在亡国后的八篇典型词作,总结意象图式理论在八篇词作中的分布与应用,探讨其与作品中情感表达及主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李煜后期词作中主要采用了路径和容器图式,通过激活人们共有的意象图式,呼唤出人们大脑中的共同认知基础,从而引发人们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 意象图式 李煜 后期作品 分布规律 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66

Interpretation of Li Yu's Later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Schema Theory

XU Sh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Abstract Nantang Li Yu is a word for you full of wit, his works left an indelible mark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ubjugation of the limits of image schema theory as a means of analyzing Li Yu in eight typical words after the subjugation of the work, summarize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eight Ci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schema theor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its works and them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late Li Yu words are used in the path and the container schema,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common image schema, calling a common cognitive basis of the human brain, causing people's thoughts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Keywords image schema; Li Yu; later works; distribution law; theme

1 意象圖式理论

意象图式理论来自人们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正如Lakoff和Johnson(1987)所说,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杨俊峰(2011)曾提到:“任何存在与其所在空间的关系都可以分解为一个或若干意象图式”。值得注意的是,意象图式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意象,前者极其抽象,而后者十分具体。

Johnson(1987)对意象图式的类别进行了系统总结,共列出了以“容器、路径、连接,部分—整体”等为代表的27类,Lakoff主要论述了其中的7类,即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以及前后。

2 李煜后期词作中的意象图式分析

本文以亡国后期的八篇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探析其中构建的意象图式。为方便区分,八首词的句子已做序号标识。

2.1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①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该词分为上下片部分理解:上片中作者描述了昔日南唐繁华之景,构建了思绪路径图式:眼前凄冷处境为起点,回想往昔,繁荣的故土为思绪目标。过去的繁华与眼前凄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对昔日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怀念,也反衬出现实内心的悲哀与煎熬。

下片从今忆昔,同为思绪路径图式:此时俘臣处境为起点,昔日国破家亡之时为目标,辞庙日、对宫娥是路径过程的中间点。这是人生历程的变迁,亦是心路历程的变化,折射出从亡国之君至敌国俘臣内心情感的压抑。

2.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的上片与下片间为思绪路径图式:眼前景色为起点,故土现状为目标。故国已亡,物是人非,深陷囹圄,满心惆怅却无人倾诉,愁绪与悲苦油然而生。

2.3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④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⑤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上片描写被囚禁庭院中的景色。身陷庭院失去自由,构建地域处境容器图式:庭院成为容器,渴望自由却无法逃离,只能看着院中的景色独自感慨。

下片中思绪再次回到故土,陷在对故国奢华生活的回忆中,构建的是思绪路径图式。眼前景色与现实生活为起点,昔日奢华生活为目标,奢华的过去反衬现在的凄凉,从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悲愤。

2.4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该词描写亡国后所居小院中的景色,上片是登西楼所见之景,下片委婉抒发内心情感,所见之景、内心情感均局限于幽幽庭院中,体现地域处境容器图式:庭院为容器,李煜深陷其中,孤寂落魄,亡国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2.5 《望江南》

⑦多少恨,昨夜夢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上片描述梦里重归故国,体现对故国的怀念与向往;下片描述梦醒后的凄凉。上下片构建了场景与心情的路径图式:梦境为起点,现实为目标,体现梦中与梦醒时心情的变化。梦中与梦外之景之情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场空”的效果。

2.6 《子夜歌》

⑧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该词开门见山,直抒心中的无限余恨;梦中故国重游,梦醒百般凄冷,一系列的变化构建了场景与情感的路径图式:起点为梦中,目标为现实;在情感路径中,梦中的愉悦为起点,醒后的愁与恨为目标,正与场景路径相对应。梦境与现实对比,体现对故国的眷恋及对现实生活忧愁。

2.7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⑩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⑨句中第一句描述梦醒后现实场景和感受,第二句为梦里情景,体现场景路径图式:梦境为起点,现实为目标,借用梦境表达对故土的向往,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加剧内心的伤痛,

第⑩句表面写自然万物的变化,实则暗示自己时日无多,构建出由生到死的路径图式:现实为起点,死亡为目标。人生即将到达终点,然而半生处于牢笼之中,让人不禁体会到其中的遗憾与怨恨。

2.8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该词整体表达亡国后始终难忘故国事的哀伤之情,体现了情感容器式:始终困于往事中无法走出,是想要逃离现实而不得的体现,通过回忆安抚内心,是对往事的留恋也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哀叹。

3 意象图式在词作中的分布特点及情感表达

3.1 分布特点

总结分析可知,在以上11个分句中,8个为路径图式,即①②③⑤⑦⑧⑨⑩,3个为容器图式,即④⑥,路径图式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容器图式。

3.2 意象图式与情感表达

从意象图式视角分析词作,激活了人们大脑中共有的意象图式,在对意象图式共有的理解下,对诗词内容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更为容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对理解诗词有极大的帮助。

3.2.1 路径图式与情感表达

(1)思绪路径图式。八首词作中主要传达的是家愁国恨、亡国之痛、孤独凄凉及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亡国后,成为俘臣的李煜被幽禁,同时承受亡国之痛与屈辱,回忆成为唯一的慰藉。现实成为思绪的起点,终点永远停留在故土,停留在国未亡之时,体现出对故国的怀念与留恋;同时过去的奢华与快乐,与现实鲜明对比,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凄惨与悲哀。

(2)场景路径图式。场景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起点为现实生活,梦境为目标,反之同样存在。梦中场景多数与故国的人、物相关,是对旧日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不满的宣泄。场景路径图式将梦与现实的变化生动体现出来,对比之下的失落感不言而喻。

(3)情绪路径图式。情绪路径图式与思绪、场景路径图式紧密相连。起点和目标往往带有两种不同的情绪,情绪随着路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体现出对故土的眷恋及对现实的无奈。

3.2.2容器图式与情感表达

(1)地域容器图式。亡国后,李煜失去了自由,一直被幽禁在汴京。从作品可发现,李煜的所见所闻皆局限在小小的院落中,院落中的景、物等均无法摆脱这里,院落成为巨大的容器。李煜多次提到,体现出渴望逃离、渴望自由的心情,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恨。基于对容器的共同认知,读者很容易理解词人此刻的处境与心情。

(2)困境容器图式。困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结合容器图式理解,便容易许多。李煜成为了俘臣,便一直处于俘臣的处境之中。困境是一个看不见的容器,逃不出又很难改变。长期处于屈辱而孤独的容器中,无法逃离,仅可通过诗词传达内心的痛苦。

(3)情感容器图式。情感容器图式与前两者关系密切,也较为抽象。李煜的内心始终无法放下亡国之痛、思乡之情与俘臣之辱,三类情感牢牢捆住他,将他关进密而不透的情感容器中,深陷在哀痛的情绪中无法逃脱。从容器图式角度理解,将李煜内心的压抑具体化,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体会到诗词中隐藏的深深伤痛。

4 结语

通过对李煜后期八篇词作中意象图式理论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路径图式与容器图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共同的认知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为研究诗词极为有益。

参考文献

[1] Johnson,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 杨俊峰.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学,2011.4:66-70.

猜你喜欢
分布规律李煜主题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我们家的小“坑货”
误做皇帝的李煜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