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红
【摘要】本文阐述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现行的人教版及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依托,结合行动研究方法论述对话教学中的目标设计策略、话题设计策略和过程实施策略。
【关键词】英语课堂 对话教学
有效策略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51-03
在教学活动中,对话主要发生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精神相遇是课堂教学升华的表现。
一、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學实践中,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教学中遭遇“冷场”,如形成缺乏着力点、表述不准确、呈现方式不恰当的对话教学。(二)对话中产生“伤害”,如出现了漠视学生人格尊严、粗暴强制、结果不良的对话教学。(三)交往中萌生“虚假”,体现在问答形式化、过程形式化、越俎代庖、目标游离文本的对话教学。(四)精神上面临“失语”造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障碍。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有效策略的行动研究势在必行。
二、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应从对话教学的目标设计策略、话题设计策略和过程实施策略三个方面着手,提升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目标设计策略为前提,强化对话教学的指向性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对对话教学进行设计时,目标是否合理、科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对话教学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对其目标进行设定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目标编写之前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
策略一:建立师本对话,提升对话教学目标设计的预见性
师本对话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师本对话是教师对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的文本的认识、理解、吸收和转化,师本对话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师本对话的进行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提升教师对教材的创新解读能力;二是重视学生实际需要;三是正确研读英语新课标。三方结合,设计目标才有质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突出语用结合。
策略二:建立生本对话,提高对话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生本对话的深入与否决定了对话教学的质量。生本对话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生本对话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调动学生与本文对话的积极性,保证生本对话的有效性。
【案例一】外研版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2《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在建立生本对话策略中,执教教师进行了如下引导:
1.课前准备:制作课前预习卡,给出预习提示,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己与文本对话。预习思路如下:学生首先通过网络或者字典自学新词新句;接着根据文本情境通过猜测等方法了解故事梗概;最后,能力较强的孩子可尝试翻译课文内容等。
2.课堂教学中:(1)将零散的语言知识有序、有逻辑地组织起来。教师首先通过歌曲让学生复习特殊疑问词,为本课的学习铺垫。通过呈现中国地图以及播放两个城市的视频激发学生开口表达自己对这两个城市的感受以及简要描述自己去过的城市。以旧引新,通过对话让学生将零散的语言知识有序、有逻辑地组织起来,体现出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实用性。(2)以特殊疑问词where、who、when、what为中心细挖文本。首先,教师通过提问“Where did Lingling go?”让学生回忆上节课Lingling去新疆的内容。再引问“Who did she go with?”让学生在复习单词parent的同时,引入本课的重点“What did she do in Xinjiang?”通过两次听音,用听答、听圈、chant、词组翻翻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和细节。同时,这样加大动词短语输入频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能够认读这些动词短语。(3)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旅行的视频,通过对听、看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旅行的欲望,再通过师生关于旅行的对话来让学生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旅行,为后面学生的单独writing打下良好的语言环境基础,强化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
3.课后跟踪:通过制作课后反馈卡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并为学生今后的文本学习奠定方法基础和训练方向。
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分析得出:学生与教材的对话,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教师才能进一步实现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语用性,强化对话教学的实效。
(二)以话题设计策略为关键,提高对话教学的针对性
1.注重话题设计生活化,激发学生对话兴趣
小学英语中的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内容应该多样化和人性化,贴近现实生活,才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设计话题时要注重话题的教育性,并结合其创造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有效地设计话题。
【案例二】外研版第五册Module 8 Unit1《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
(1)课堂引入
教师出示课件,“叮咚——”闹钟声,呈现新单词:time
T:Look,whats this?
S:Its a clock.
T:Yeah,and we can know the time from the clock.
(2)My daily life.
T:Now look at the picture,who is she?Can you guess?Yes,its me!Today,Im going to show you my daily life.
本片段中,执教老师以闹钟为切入点,以自己的一天作为学习的主线,创设直接的、生活化的情境,引出学生描述自己的一天生活的话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新知。话题内容生活化,学生立足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学习欲望被调动,对话交流呼之欲出,促进思维的碰撞。
2.多角度的预设话题,提升对话交流的质量
(1)针对重难点预设话题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这节课要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是每节课的知识核心。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势必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情况精心预设话题。
【案例三】外研版第六册Module 10 Unit 1《Where are you going?》
教师在教学“trip”这一话题时,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使用一般将来时表述自己的假期旅游计划。我们可以这样预设话题:
T:Lets start our trip in China.OK?
Ss:OK.
(教师播放具有三亚特色的图片)
T:Which city?
Ss:Sanya.
T:Right,I am going to Sanya.Where are you going?
(教师引导孩子们开始了三亚之旅,学习关于trip的对话)
随着三亚特色的图片、音乐等逐一呈现,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幅度提升,他们对三亚之旅充满着期待,迫切希望追随着文本享受三亚之旅,教师成功地导入了话题。
(2)针对开放性的内容预设话题
有些问题可用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单靠某个学生的力量,很难弄清。如果进行对话,因为不同的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大家一起能够快速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既解决了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案例四】外研版五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1《Are you feeling bored?》
T:In your life,what do you like?
S1:I like swimming.
S2:I like my mother.
T:Last week,a boy told me he likes to sing Chinese rap Big Liuzhou.
S:Yes,I like...
T:Can you make a show to us?
S:Yes!
T:Thats your life.In my life,I like reading storybooks.
教师以开放性的内容“In your life,what do you like?”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接着以face story book作为本课的话题强化学生对感觉词的认识,让学生分辨和寻找,引发学生对情绪的识别。
3.捕捉课堂生成话题,引发课堂的思维碰撞
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一样理想,甚至会有很大的偏差,这时候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没将教师想要呈现的东西表达出来而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成,敏锐觉察,及时捕捉对话的良机和话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抓住一些有用的关键字词来展开对话,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最终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宝贵生成,体现对话的价值。
【案例五】在教学外研版第五册Module 8 Unit1《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一课时,一名学生说:“I go to bed at eleven oclock.”教师听后立即反问:“Why?”学生回答:“I do my homework.”教师进一步提示学生做作业要快一些,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要早起上学。通过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快速地捕捉信息,既能调动学生说的欲望,同时也进行了德育教育。
(三)强化过程实施策略,增强对话教学策略的语用性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过程实施包含四个阶段:发起、组织、维持、总结。在这四个阶段中,教师要通过巧设问题、搭建对话合作的平台、评价语的反馈、设计结束语等来增强对话教学的语用性。
策略一:巧設课堂问题,引起学生对话意愿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问题”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六】外研版第三册Module 5 Unit1《Can you run fast?》
T:I can make a dog with balloons.What can you do?
S1:I can sing a song.
S2:I can make a cake.
(学生自由回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T:Lets talk about sports.I can run fast.What can you do?
S1:I can play football.
S2:I can play basketball.
教师通过提问“What can you do?”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引发其余学生的共鸣,拓展语言的交流渠道。
策略二:实施合作学习,搭建对话平台
在对话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搭建对话平台,是教师为实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对话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组织形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座位的安排,第二是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不同的对话任务。座位的安排可以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整体搭配,也可以初级水平的为一组,中上水平为一组。通过不同的座位设计,可完成不同的对话任务。
【案例七】PEP Book 3 Unit 5 Part B关于购物的活动中,教师可这样设计:
Teacher makes a model with a student:
—Can I have some ,please?
—Sure.Here you are.
—How much is it ?
—Its yuan.
—Youre welcome.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进行仿编对话。
反馈:告诉大家自己所购的食物,可借助句型:Look!I have a fish /some noodles/some soup...
从教师指导下的对话,再到自由地创编对话阶段,这是一个模仿到实践的有效合作过程,以此来增加对话教学的趣味性和合作的有效性。
策略三:巧用教师生成反馈语,促进对话教学循环持续
教师应巧妙应对各类生成性问题,让对话教学形成持续发展,让课堂因此而灵动精彩。面对课堂各类生成性问题,根据反馈语的不同作用可以进行如下划分:评价性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补充性反馈——教师对学生发言内容的补充;纠错性反馈——学生发言出现错误时教师的反馈;交流性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地追问,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的反馈。
策略四:精设结束语,提高对话教学的完整性
课堂结束语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归纳概括、传道教育、升华激励、设疑启发、娱乐深化等。通过这些具体的结束语,进一步提高对话教学的完整性,拓展对话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这种基于学生主体要求的对话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对话教学的完整性。以升华激励法为例:
【案例八】外研版第六册Module 6 unit 2《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
T:From this class,you know China is so big and beautiful.Please love our country.It says: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I love China.
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情感进行升华,让学生做一个品格端正、正能量的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首先要深入文本,与本对话,确定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话语权,使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其次要巧妙设计话题,引发学生对话意愿,预设、捕捉过程性的话題,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为了使对话教学顺利进行,设计好对话四个阶段,让对话教学真正地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精神相遇,使课堂教学获得进一步的升华。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