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卫东
摘要:地理视角既是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角度,也是地理学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本文以原创试题为例,探讨从区域、动态和生态等视角命制试题,以考查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视角;地理试题;试题设计
《重新发现地理学》认为:地理学视角就是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独具的一套完善的观察、分析并表述周围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也就是地理学或地理学家看问题的切入点、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表达问题的逻辑。笔者以原创试题为例,试谈从区域、动态和生态等视角命制试题,应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贴近生产实际,注重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一、区域视角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问题、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区域视角就是按照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则用区域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分析、看待区域地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理论上主要包括区域人地关系、区域空间结构和区际联系。区域地理特征(背景)是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和区域地理问题产生的基础和原因,分析区域问题时应明确:它在哪(空间定位)?它为什么在那(因果关系)?它是怎么形成的(地理过程)?它什么时候发生的(时间结构)?它是什么样子的(空间结构或地理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区域比较)?它对其它地理事物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评价)?
例1:(原创题)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全长480千米,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图1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简述蒙内铁路建设的意义。(8分)
(2)分析维多利亚湖以西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的原因。(6分)
(3)比较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蒙内铁路的修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铁路网;增加东非国家的运输能力;推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一體化建设;促进各国经济发展(8分) (2)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经过维多利亚湖面后,空气湿度增大;暖湿气流受维多利亚湖以西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6分) (3)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2分)内罗毕位于靠近赤道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改变了水热状况,空气对流减弱,降水减少,不能维持热带雨林的生长,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夏季在索马里寒流的降温减湿和冬季干热东北信风的作用下,加之纬度低,全年炎热干燥,发育了热带荒漠带(4分)。
该题以东非(肯尼亚)局部经纬网图和铁路建设为信息载体,主要以区域视角进行考查。第(1)问主要是对区际联系的考查;第(2)问是对区域分析和综合法的应用;第(3)问是对区域比较法的应用。
二、生态视角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以培养国民文明素养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中可以看出,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用生态视角分析和看待人地关系,使人地协调观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生态视角是指将人类的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作为观察、分析地理问题的角度和看待、分析地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等思想和观念。通过分析明确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有什么影响、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有怎样的影响、区域人地是否协调、如何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
例2:(原创题)2017年7月7日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图2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简述我国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意义。(4分)
(2)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关键是其独特性及惟一性。说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独特性和惟一性。(6分)
(3)对保护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出可行性措施。(10分)
参考答案:(1)可可西里地区气候高寒、干燥,生态环境脆弱;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和研究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和原始状态的高原生态系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4分) (2)可可西里遗产地许多特有的动植物,与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共同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很少受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美;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量高原特有动植物的重要庇护所(6分) (3)加强监测;禁止乱捕滥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依法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和避难所;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10分)。
该题主要是对生态视角的考查,由于人口剧增和发展生产,人类侵占和破坏了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失去什么,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野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该题也是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和生态环境道德的考查和培养;该题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endprint
三、动态视角
地理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理的运动和变化也会对其它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应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及其影响。在试题中往往以数据、统计图等形式呈现地理事物的变化,通过读取和分析数据,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特点、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探究造成的影响。
例3:(原创题)1956—2013年,河西内流区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168平方千米和70亿立方米,减少比例分别为12.6%和11.5%。近10年,祁连山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36平方千米,减少达4.2%。近40年来,民勤入境水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平均入境水量,20世纪50年代为5.42亿立方米,60年代为4.028亿立方米,70年代为3.238亿立方米,80年代为2.287亿立方米,90年代为1.542亿立方米,2002年仅为0.84亿立方米,土地荒漠化严重。目前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图3为甘肃省局部地区简图。
(1)说明祁连山雪线上升的利与弊。(8分)
(2)分析民勤绿洲一旦消失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4分)
(3)简述河西走廊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区位优势。(8分)
参考答案:(1)利:因气温升高,短期内冰雪融化量增大,河流径流量增大,供水量增加,有利于绿洲地带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4分) 弊:长期来看,因祁连山雪线上升,冰川蓄积量减少,冰雪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水资源减少;使绿洲地带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河流断流里程延长,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答對2点得4分) (2)从地理位置看,民勤绿洲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一旦民勤绿洲消失,将直接导致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合拢连片,严重威胁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造成难于逆转的生态灾难(4分) (3)河西走廊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化和山地降水提供灌溉水源,特别是制种玉米需水盛期的7~9月份,正是冰雪融化最快、融水量最大的时期,可以充分满足玉米的需水要求,使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夏季光热充足,利于种子干燥脱水;海拔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气温低,相对湿度小,不仅病虫害少,而且在种子贮藏期间,不会发生变质或出虫;交通便利等(8分)。
该题以祁连山雪线变化和河西走廊地区为背景,第(1)问主要是对动态视角的考查,在雪线上升的早期,因为冰雪融化量增大,提供的水资源增加;但随着雪线上升,冰川蓄积量减少,冰雪融化量减少,提供的水资源增少,从而危及河西走廊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2)问从动态视角看,因为民勤入境水量连年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绿洲萎缩;再结合民勤的地理位置,分析民勤绿洲一旦消失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第(3)问是对综合视角的考查,结合河西走廊地区的区域特征,多因素分析,可从水源、光照、昼夜温差、空气湿度、冬季气温等因素综合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