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喆,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应用
文/王喆,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对于我国古典舞来说,基础技术技巧训练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古典舞基础的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古典舞艺术水平的,在舞蹈剧中,古典舞技术技巧也是舞蹈艺术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也是决定古典舞艺术日后良好发展的重要部分。
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应用
中国古典舞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态。它是以戏曲舞蹈主要基础,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吸收芭蕾舞等元素,经过后期人们的不断创新和实践,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古典风格特色和不同的典范意义的舞蹈。它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蕴,成为彰显神韵的典型的中国传统意象艺术。
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通常概括为三大类分别是跳、转、翻,在古典舞系统的教学中对每个技巧板块都有着科学的训练,它的训练对每个舞蹈演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1 “跳”与身体素质
弹跳力虽然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舞蹈中的“跳”是不同于那种身体自然呈现出来的弹跳动作。舞蹈中的弹跳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协调和灵巧素质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影响弹跳力的因素,包括全身骨骼肌力量的大小,肌肉收缩速度的快慢,全身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等协同一致用力的精确程度以及配合的速度。其主要因素结构是踝关节、大腿、小腿肌肉的能力,其中大腿力量和弹跳协调性,是弹跳力因素结构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主要反映了大腿伸肌蹬地的力量和全身用力的协调性。
1.1.2 “跳”与课堂训练
古典舞教学把杆上的基础训练都是为了把下的技术技巧而做铺垫的,所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舞蹈演员以后做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在储备能量。跳的高的前提就是蹲,把上的一位蹲、二位蹲、五位蹲都是为了跳跃而做的前提铺垫,舞蹈演员们都知道“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从小跳、中跳到大跳,采用了各式各样的跳跃来训练学生们的弹跳力,这种训练呈现出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它是行为与目标相统一的。二是轻腿的训练也是为了跳跃在空中舞姿的保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最标准的舞姿。
1.2.1 “转”与身体素质
协调性在“转”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蹲、推、立及手臂的正确运用,这些都是旋转训练的技术准备,那么协调性就是旋转训练中重要的意识基础,旋转完成的好与不好,直立重心、腰背能力、主力腿的支撑固然很重要,但缺少协调的旋转意识,再强的能力也会缺少用“武”之地,也只能是“转”,而达不到“好”的标准。协调性也就是平时说的“顺劲”、“巧劲”,它是一种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它虽有先天的成分,但也必须在训练中培养这种意识。
1.2.2 “转”与课堂训练
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从芭蕾的元素中吸取了许多素材,但是本质上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芭蕾的所有旋转要求都是在直立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古典舞则融入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旋转技巧不仅仅是在直立的基础上完成。训练“转”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①腰背收紧时刻保持直立;②留头甩头的速度;③重心的平衡;④身体和舞姿的配合。
古典舞中有许多的转都是和古典身韵相结合的,所以在注意要求的同时也要做到身韵独有的韵律,使动作与技巧之间的连接有着流水般的顺畅和美感。
1.3.1 “翻”与身体素质
在翻身中腰是动作之源,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协调上身与下身的作用。尤其在技巧中没有协调很难完成,因为上下一致才能使肢体流畅,动作统一,技巧完善。反之,上下脱节,很难使身体在一个运动的轨迹上运转,也很难使动作的肢体流畅、圆润。从翻身的运动形式来讲,一般都是以胯为轴,身体以倾斜的状态下进行翻转,而整个翻身的动作过程中都要一直贯穿着倾、仰、俯和旁提这几个动作形态。翻身是特别要求身体协调的一个技巧,需要上、下肢体的相互配合,尤其是胯、肩和左右臂膀的协调配合。
1.3.2 “翻”与课堂训练
翻身都必须强调两个要点:①顶胯、敞胸腰;②手臂、上半身都要保持立圆的轨迹,手臂多以双晃手等配合。它在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一致性上有其固定的规律,要求是严格的,否则翻身就不顺溜,一种翻身接一种舞姿造型或者一种翻身接一种另一种翻身在连接中应保持立圆的动势规律,必须保持圆里套圆的连接方法,才能使翻身完成的顺畅自如。
作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是必须学会并掌握各种舞蹈技巧动作的,并且能精通一两个招牌“绝技”来更好的丰富舞蹈内容。在舞蹈艺术飞快发展的时代,产生于强烈感情之中的技巧,在舞蹈中对展现情节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能增强感染力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使观众们从中不仅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美丽壮观的舞蹈场面,而且还能唤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和久不消失的回味。
《扇舞丹青》的出现有着开创性的现实意义,在其舞蹈剧目里技巧的表现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流动性和跨越性。在一系列跳跃、翻转、滚动、控制、旋转等技巧的运用中,舞蹈的气息、韵律和动律完美地融为一体。在舞蹈慢板中主要以圆润缓慢的线条动作为主,快板部分则是以带有菱角的快速线条为主。“身韵”中各种技巧元素的加工与运用,打破了原有的舞蹈的质感,舞者从一个连续的吸腿翻身中到瞬间爆发的高空跳跃再到纹丝不动的单腿控制这一系列的举重若轻的技巧表现,无不体现出舞者高超的舞蹈技艺,以及对这个作品理解的情感意境。舞者将传统的扇舞与书画艺术自然流畅的结合在一起,能看到浓淡泼彩的渲染,画笔婉转,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的审美境界。
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要塑造不同的人物造型、表达一定的情感,只有这样课堂上训练的纯技巧才能被挖掘出本身的价值和功能。其次要因材施教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舞蹈本体功能性和艺术性二者的关系,使古典舞的韵律与技术技巧相融合,只有这样古典舞才算找到了它自身的发展源点。
[1]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张万励.浅谈舞蹈基础教学中的“翻身”[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