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学
“华夏”到“中华”的演变及“中国“”中华民族”的由来
□刘文学
“华夏”一词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原本是指历史上最早居于“中国”即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而到清末民初,则被“中国”和“中华民族”所替代。“华夏”一词,虽被替代,但至今仍然鲜活,并且被广泛使用,说明中华儿女不忘历史,不忘根本。对于“华夏”一词,许多先贤都做过研究,成绩斐然,然而时至今日依然众说纷纭,未获共识,令人不知所从。今借助先贤的研究成果,撰写拙文,抛砖引玉。
1.华山。今河南登封的嵩山古称华山。“华夏”一词的“华”源于古华国,而古华国中的“华”则源于河南的古华山,即今河南登封的嵩山或新郑的太山。今人知陕西的华山,而多不知中国最早的华山是河南的嵩山。今人见到的最早记述河南嵩山是华山的文字记载,是西周初周公旦所作《周礼·夏官·司马》。他在记述“九州”时说:“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渊曰圃田,其川荥、洛……”[1]由“豫州”“圃田泽”“ 荥、洛”等记载看,此“华山”只能在今河南郑州一带,也就是东周以后所称的嵩山。春秋《国语·郑语》记述太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中有“其济、洛、河、颍之间乎?……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苤、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2]这段记述中的“华”,就在今河南以新郑为中心的洛阳、登封、新密、禹州、荥阳一带,其中“前华”的“华”,史学家认为是指河南的华山,“后河”的“河”是指黄河。另据《五藏三经传》记载:“太山,一名华山。”[3]此太山在何处?《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沅曰:山在今河南汜水县(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又东四十里,曰少胫之山。沅曰,山在荥阳东……又东三十里,曰:太山,别有东小太山也。”[4]对于此山,汪沷注曰:“此太山在郑,非东岳太山也。”上述“太山”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龙湖镇太山村一带,亦名“华山”。这就是说,河南登封的嵩山和新郑的太山在西周以前都曾称为“华山”,而此太山为嵩山一脉,实为一山。对于河南登封嵩山古称“华山”,古今史家颇为认同。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黄帝》一书中说:“古书上往往说豫州有华山,豫州现在是河南省,所说的华山,在洛水东边,大概就是现在的嵩山。”[5]唐嘉弘在其《炎帝传说考述——兼论炎黄文化的源流》一文中说:“钱宾泗先生对先秦历史颇有研究,他在解释‘华夏’时认为在《周礼》和《国语》中,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在今河南,很可能即今嵩山,故今密县附近有古华城。”[6]史学家马世之在其 《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一文中说:“关于华,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和《国语》中提到的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就在今河南境内,很可能即今嵩山。”[7]钱穆说:“古书上往往说豫州有华山,华山大概就是现在的嵩山。”可见,古书称嵩山为华山是多家之言,而非孤证。
2.华(华阳)。今河南新郑因处华山之地而称华,为华地。所见历史资料最早说今河南新郑的“华”为地名的,是西周穆王时的簋铜器 “铭文”,文中说:“唯十有一月初吉甲辰,王在华,王命锡鹿,用作宝彝,命其永以多友饱餍。”[8]记述的是周穆王东巡之事。某年十一月初的甲辰日,周穆王巡狩曾东到“华”,给属下赏赐命鹿,又命作青铜宝鼎,用这些与属下饮宴。这里的“华”在今河南新郑北。西周晚期有“华季益鼎”[9],也出自今河南新郑的华地。钱穆在其《黄帝》一书中说:“现在的登封、禹、密数县间,古人称华。”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 《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征·命簋》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密县(今属河南新郑)。”马世之在其《郑州市域夏商周诸侯国国都探索》一文中说:“华国地域,在今河南省新郑、新密一带,西依嵩山,嵩山古称华山。国邻七虎溪,七虎溪又叫华水。国在山水之间,故而名华。”[10]
华地因处嵩山即古华山之阳而称华阳。华阳之称,最早可上溯到少典和炎帝时代。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宋代胡宏《皇王大记》记载:“炎帝神农氏,有熊国君少典正妃、有氏之女曰任巳之所生也。少典、女登游于华山之阳,有神龙之祥,生为神农氏。”少典是有熊国君,有熊即今河南新郑,史无二说。《周礼》《国语》皆说今河南登封嵩山为古华山,《五藏山经传》认为新郑西北的太山也为华山。这里皇甫谧所说“华阳”,胡宏所说“华山之阳”,只能是今河南新郑的“华阳”。1992年,山西大学教授杨勇国在《黄炎华夏考》一文中认为:“皇甫谧说‘少典妃,游华阳’的华阳,只能是在新郑这里的具体地名,而不会是有人认为的远至关中的华山之阳那一片含混不明的地面。”[11]著名考古学家史树青、王兴仁、郑杰祥、马世之等学者主此说。这说明,今河南新郑的“华阳”地名在 5500多年前已经存在。今河南新郑古为“华阳”史有明载,《史记·周本纪》载:“(周赧王)四十二年,秦破华阳。”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 《编年记》中记载:“三十四年,攻华阳”。《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史记·韩世家》《史记·赵世家》等皆有所记。对于此 “华阳”,《史记》《集解》《正义》等解释说“在密县”,或说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此地今属河南新郑市。河南新郑的“华”或“华阳”,有许多名物,如华城、华水、华阳亭等,尤其是华阳城至今犹存,周长3公里,城墙残高4~8米,清代于城门刻有“古华邑”,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华国(华族)。今河南新郑为古华国。《国语·郑语》记述周史官太史伯向郑桓公提建议,让他将郑国从陕西的华阴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说:“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 、历、华,君之土也。 ”此“华”则为古华国。《逸周书·史记解》中说:“谄谀日近,方正日远,则邪人专国政。禁而生乱,华氏以亡。”卢文绍校注说:“华氏,亦古诸侯也。”这里的“华氏”即古华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注》中说:“黄水出自太山南黄泉,东南流经华城西。史伯谓郑桓公曰:华,君之土也。韦昭曰:华,国名矣。”宋代罗泌《路史·国名记四》中说:“华,华子国,郑十邑有华。”清乾隆四十一年 《新郑县志·建置志》记载:“华城,《方舆纪要》:在县北四十五里,亦曰华阳亭。古华国。史伯谓郑桓公:‘华,君之土也。’”[12]索金星在其《中华文化与黄帝文化初论》一文中指出:“新郑华地是华文化开创文明的起源地,西周时期仅遗留了次等级的‘华国’,故它应是‘中华’名称的缘由。”[13]历代文献皆说古华国在今河南新郑境内,华族源于此。
1.夏翟。今河南禹州古称夏翟。夏翟是雉鸟(山鸡)名,《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厥贡惟土惟五色,羽畎夏翟。”孔颖达《正义》引《释鸟》说:“翟,山鸡。此言夏翟,则夏翟共为雉名。”说夏和翟都是山鸡的名称。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一文中援引胡渭说:“五彩备曰翚,亦曰夏翟。”郭璞《尔雅注》中也说:“伊洛而南雉素质五彩皆备曰翚……翚即夏翟审矣。”此说“伊洛而南”即今河南禹州一带;翚即翟,是指一种羽毛五彩缤纷的山鸡。禹州因盛产翟鸟,而将“翟”命为地名、山名。1979年版《辞源》说:“夏翟,羽毛五色的野鸡,五色叫夏,长尾野鸡叫翟。”以上诸说表明,这种山鸡盛产于淮河流域的“伊洛”地区,因“五彩皆备”而称夏翟,由此可知,夏翟应当为古代禹州一带先民的氏族名。此地先民以翟或夏翟为图腾或地名。禹州因盛产雉鸟而称夏翟。对此,夏史专家郑杰祥在其《夏史初探》一文中有详细考述[14]。《姓考》中说:“周成王姬诵封次子于翟,后以国为氏。”《姬姓志》中亦说:“翟氏,出自姬姓。周成王姬诵之子,封于阳翟,后以国为氏。”《禹州志·山川志》记载:“翟山,在州西四十里。”而禹州正处于上述古文所说的“伊洛”地区。
2.夏(阳翟)。今河南禹州因古称“夏翟”而称“夏”。《春秋榖梁传·隐公五年》记载:“榖梁子曰:舞夏。”对于“夏”,范宁《集解》说:“夏,大也。大为大雉。大雉,翟雉。”“舞夏”就是以翟鸟的羽毛作为舞具,即以“夏”指代翟鸟,亦指夏翟,《周礼·天官·冢宰》中说:“夏采下士四人。”郑玄注说:“夏采,夏翟羽色。”贾公彦疏说:“《夏采》及《禹贡》‘羽畎夏狄’,皆谓‘夏’为五色之翟……云染夏者,染五色者,谓夏即与五色雉同名夏,故知染五色也。故郑即云谓之夏者,其色以夏狄为饰。”此“狄”作“翟”。清人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记载:“阳翟,今禹州。注曰:‘夏禹国’。案:禹都本在郑栎……地多夏翟,故国号为夏。”马世之在其《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一文中也认同此说:“有谓夏是地名,在今河南禹州市。禹州古时盛产夏翟鸟,因此,而称作夏地。”由此可见,翟鸟在古代被称作“夏翟”,也称“夏狄”,而“夏翟”又可单称为“夏”,今河南禹州之“夏”源自“夏翟”。到春秋时,郑国人还称“夏翟”为“夏”。“夏”之名,最早可追溯到夏王朝以前。
今河南禹州之“夏翟”又称“阳翟”。关于禹州的“夏”或“夏翟”何以称“阳翟”,著名夏商考古专家郑杰祥先生在《夏史初探》一文中考证说:“今河南禹县(禹州曾用名)地区因曾以翟鸟命为地名,则此地最早当称作夏地,后称作夏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称作栎和阳翟。称栎者,乃翟鸟之别名,称阳翟者,当因古夏、阳二字音、义相近通用之故……夏、阳二字于古音、义相近,可相通假,阳翟当是从夏翟一名演变而来。”[15]翟、夏翟、阳翟、夏、栎、禹州,同地而异名。
3.夏朝(夏族)。后汉王充《论衡·正说》记载:“唐、虞、夏、周者,土地之名。尧以唐侯嗣位,舜以虞地得达,禹有夏而起,汤因殷而兴,武王阶周而伐,皆本所昌之地,重不忘始,故以为号,若人之性也。”说禹是因为开国于夏地而称夏。夏禹先后在今河南的阳翟、阳城建立夏王朝。禹初都于今河南禹州阳翟。《史记·货殖列传》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集解》引徐广曰:“禹居阳翟。”《帝王世纪》中记载:“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汉书·地理志·颍川郡》载:“阳翟,夏禹国。应劭曰夏禹都也。”《水经注·颍水注》载:“颍水自堨东经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后汉书·郡国志》载:“阳翟,禹所都,有钧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夏,阳翟县,夏禹始封邑。”《辞源》中说:“阳翟,地名,即今河南禹县,相传为禹之都。”《史记·夏本纪》载:“(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水经注·颍水注》载:“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南五十四里,盖夏后启所封也。”尤其是禹州之名,就是因为夏禹初封于此而得名。
禹都于今河南登封市阳城。《古本竹书记年》中载:“禹都阳城。”《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记载:“禹治水既毕,天赐玄珪,以告成功……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三年丧毕,都于阳城。”《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其后太康、仲康、少康都斟鄩。斟鄩,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登封市西北,也在河洛地区,距登封阳城、禹州阳翟不远。对于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地,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在《1959年豫西 “夏墟”的初步调查》一文中,通过对80多份先秦史料进行对比与分析后认为:“鲧、禹、启、太康四世均在洛阳附近活动。夏氏族或部落早期活动的中心当在河南中部。”[16]田继周在《先秦民族史》一文中说:“从鲧、禹的世系和居住的地区看,夏朝名称是由于受封为‘夏伯’和‘国号曰夏后’而来。夏族则是由于夏国和夏朝的建立而得名……夏朝的中心地为崇山登封、密县、禹县一带。”[17]夏族源于此。
1.华夏族。华族是华胥氏之后,夏族是少典、黄帝之后。我国的华夏族,实由华族和夏族于夏代在“中国”即中原的核心地区华地和夏地融合而成。中国始有华夏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血缘和文化基因。关于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认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形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成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也。”关于华夏民族的来源,国学大师钱穆在《黄帝》一书说:“现在的登封、禹、密数县间,古人称华,这里又是夏朝的兴起地。我们现在自称中华,从前又称华夏,就起源于此。”对于华夏民族何时形成,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文中说:“炎黄二族定名为‘华夏族团’是不妥当的。华夏是由华族和夏族发展而来,其时既无华族,亦无夏族,何来‘华夏’族团,还是炎黄族团为妥。”
华族。华族出自华胥氏后裔华国国君华子。华子像出自伏羲族的女娲、风后、力牧、华盖等,到炎黄时代,华族融入了黄帝族,成为黄帝王朝的臣属或诸侯。华子则被封于有熊国附近的华地(华阳),建华国,为诸侯。华子是华族的始祖。钱穆在《黄帝》一书中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新郑附近有华城,有华阳亭,就是古华胥国。”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编的《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中说:“华,一支为古华国之后。早在夏代华胥氏后代中,有一支东迁至河南新郑,建华国。华国历经夏商,周时亡国,成为郑国十邑之一。后韩灭郑,华邑归韩。华国地域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18]
夏族。夏族出自黄帝族的后裔夏王朝夏禹。汉代焦延寿在《焦氏易林》中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帝王世纪》载:“黄帝授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世本·帝系》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禹是夏族的杰出祖先。
2.中国。现在称我们的国家为 “中国”,“中国”由何而来,历代史家说法不一。要真正了解“中国”一词及其含义,必须从最早的“中国”一词的由来说起。中国历史上最早说的“中国”,是指华夏族的居地即今河南嵩山为中心的河洛一带,这里是华夏族的发祥地。最早记述“中国”一词的是西周初期的铜器《何尊》铭文,说:“(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佳(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兹)民’。 ”[19]司马贞在《索隐》中记载:“成周,洛阳。”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地区,最早称 “中国”。《史记·周本纪》记述周武王克商以后,在河洛地区的成周营建东都时说:“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20]这里的“三涂”为山名,在今洛阳市南嵩县境内,“河”即流经洛阳北的黄河,这里是指伊洛平原,就是当年“夏人”即夏王朝开国建都的地方。由此可知,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的地方是指今河南伊洛地区夏人的居住地。这里是“中国”之源。
西周以后,“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和外延也不同:一指首都(京师)。《诗经·大雅·民劳》中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注曰:“中国,京师也。”《孟子·万章》载:“(舜)去中国,践天子位焉。”刘熙注:“帝王所都在中,故曰中国。”二指中央王朝的疆域。《诗经·大雅·荡》讽刺周厉王说:“内怒于中国,覃(延)及鬼方。”说周厉王的暴行不仅施于中国人,也扩展到边远的鬼方部落。《文中子·述史》中说:“大哉中国,五帝三王之所之也,衣冠礼仪所由出也。”三指中原地区。《孟子·梁惠王》记述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拓四夷。”《孟子·滕文公》记载:“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闻之先也。”说陈良是楚国人,到北方的“中国”学习周公、孔子之道,没有听说北方的学者比他的学习成绩更好的。四指国内、内地。《榖梁传·昭公三十年》载:“中国不存公。”说季孙不让鲁昭公在国内存身。其注说:“中国,犹国中也。”五指夏族或汉人建立的国家。《榖梁传·僖公二年》载:“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其后凡汉人或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都自称“中国”,而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外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例如,北宋居中原自称“中国”后,迁到江南也称“中国”;金人自北方入驻中原建金国,也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南宋为“中国”,南宋也不承认金朝为“中国”。到了清代,清人将大清国也称为“中国”。清人陆鼎《滇游记》中说:“云南的诸生温文儒雅,敬慕中国。”到清末,通常把内地十八省称为“中国”。
上述关于“中国”的不同说法,实际上都是西周河洛地区华夏族居住地“中国”的繁衍与发展,是地域概念,但是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国”命名已经是呼之欲出。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中国”是指什么,都不是今天意义上所说的“中国”。“中国”真正作为国家概念,是1902年梁启超在撰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事》一文时提出的。而作为中国国家的名称是孙中山提出的。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同盟会、创办《民报》,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定为“中国开国纪元4602年”。而作为主权国家名称行于世,则是1912年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中华民国”,简称中国。无论是梁启超提出的“中国”概念,还是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都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
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由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中国”与以华胥氏的后裔华子为代表的华族和以有熊氏少典和黄帝族的后裔夏禹为代表的夏族组合而成,其中省“国”,省“夏”而成“中华民族”。 对于中华民族的来源,著名考古学家唐兰在《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征·命簋》一文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省密县(今属新郑市),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夏,中华民族起于此。”对于“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提出的,他说:“(中华民族)自始非一族,实有多数民族融合而成。”而将中国人称“中华民族”行之于世,则是1905年孙中山创办的《民报》首页黄帝像下的一句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华夏民族在夏代形成之后,又历经商、周到春秋战国,不断融合东方的夷族、南方的蛮族、西方的羌族、北方的狄族,形成了一个以原华夏族团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融合的更为庞大的华夏民族。到东汉以后,“华夏族”为“汉族”一词所取代,不断融合四方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了汉民族。至清末民初,又以汉民族为主体,形成了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大格局、多元化、一体化的为各民族所认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自此成为一个政治话语,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标识。
[1]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1989年。
[2]左丘明:《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3]雅琴主编:《山海经大全》,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
[4]《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钱穆:《黄帝》,三联书店,2005 年。
[6]唐嘉弘:《炎帝传说考述——兼论姜炎文化的源流》,《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
[7]马世之:《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炎黄汇典·文论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8]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命簋》,中华书局,1986年。
[9]方辉:《华孟子鼎铭小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 9月14日。
[10]马世之:《郑州市域夏商周诸侯国国都探索》,《古都郑州》下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11]杨勇国:《黄炎华夏考》,《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 4期。
[12]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卷六·建置志》,1997标注本。
[13]索金星:《中华文化与黄帝文化初论》。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14][15]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16]徐旭生:《1959 年夏豫西“夏墟”的初步调查》,《考古》1959年第11期。
[17]杨东晨:《华夏始祖——夏商周时代》,三秦出版社,2005年。
[18]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编:《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19]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 年第 1 期。
[20](西汉)司马迁:《史记》,万卷出版公司,2008 年。
(作者单位 新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 荆学峰 孟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