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昊 肖蒙,中南民族大学外学院
高等教育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教师不仅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条件,也是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重视教师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并指引着高校教师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国现处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为高校教师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升,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高校教师发展不同于教师培训,其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它更强调主体性、协调性、全面性的个性化发展。美国学者霍伊尔指出,教师发展是在教师生涯的每个阶段,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我国学者潘懋元认为,教师发展的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 因此从狭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更多地强调其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从广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是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以持续性地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在早期的高校教师发展研究中,教师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领域水平的提高,后来增加了教学能力的提高,但这一阶段,还只是狭义的教师培训。后来开始引入职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体发展等内容。当前针对高校教师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全方位和个性化的以提高教师水平为宗旨,促进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在国际研究中,“高校教师培训”这一概念正逐渐被“高校教师发展”所取代。但我国目前高校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仍然还只局限于教师培训,且大多流于形式,对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措施较少,没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也没有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在推进高校教师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教师发展的理念相对滞后。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中的定义,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有时也称之为高校师资培训。从该定义看,高校教师培训注重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自上而下的管理需要,但没有充分考虑高校教师长期性的自主发展需求。学校对教师要求的培训仍处于“形式大于内容”,对教师自身的个性化、多样性和全面性发展关注不够。
其次,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中国传统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是通过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进修,其内容和方式相对固化。同时,培训内容和形式没有兼顾院校类型、学科专业背景等需求差异,对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发展的分类研究与管理缺失,没有建立一个系统且科学的培训模式,传统的讲授式致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最后,教师发展的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良好的评估体系是任何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发展也是如此。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主要表现在评价体系单一、缺乏弹性,没有真正起到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教师待遇与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使得教师过多地关注科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提升和发展,从而为教学服务。
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国家最新的高等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结合国家教育发展新理念,切实关注教师的发展状况,进行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不断拓宽教师发展的理论视野和实践内容。
首先,高校教师发展要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成长规律,以及其成长与教学的关系。高校要从原来管理教师向服务和引导教师的方向转变,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提高教师发展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从而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其次,注重教师发展内容。一方面,我国高校应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教师建设的经验,实现教师发展的现代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建设教师互助平台,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年龄教师的特点,帮助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最后,健全教师发展的管理保障机制。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工作小组。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为教师发展做好的长期规划,明确教师发展短期目标。通过法规的方式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明确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切合高校特色的教师发展制度,要充分发挥院校在推进教师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将教师发展纳入高校长期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激烈和奖励机制,同时还要重视教师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关注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加强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1]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陈明伟,刘小强.大学教师发展:台湾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