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

2017-12-25 05:20:10张杰沧州市黄骅港务局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管理制度身份

文/张杰,沧州市黄骅港务局

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

文/张杰,沧州市黄骅港务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事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对现阶段的人事档案管理注入了改革的动力,同时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档案就是人才的身份证,单位可以通过控制员工的人事档案从而对其进行控制。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人事档案的作用明显被弱化,而在事业单位当中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使得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影响

1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热点

1.1 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事档案不仅仅能够决定我国公民的身份和职责,而且管理着个人晋升、调动、社会保险和事业单位福利以及退休等方面,甚至会影响到员工子女的工作。因而,人事档案可以说是员工身份和职责的象征,与员工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2.能够控制员工的行为

虽然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的工作经历,但是,却不是由员工个人管理和保存,只有用人单位才能够调动人事档案,员工本人以及其他的事业单位没有权利去调用人事档案。而且,在进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之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员工与人事档案互不分离的管理制度,所以人事档案会随着员工变动的情况进行改变,反之,如果人事档案没有迁移,那么员工将无法进行工作调动。

2 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2.1 国企员工可以“无档入职”

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情况下,以前的终身聘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事档案的存在价值远远低于计划经济时代,员工也不再一味的依附于企业生存,有无人事档案已经不再会影响到下岗工人的再就业。

2.2 个人“无档就业”的意愿得以实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随之兴起,在聘用工作人员时,事业单位更加侧重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而员工会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再受到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有一定的选择权利,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

3 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造成的影响

3.1 打破人事档案对于员工的束缚

目前,事业单位通常会采用合同契约制度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打破了传统的人事档案对于人才的限制,使得市场竞争机制下人才的配置更加地合理,因为合同契约制度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社会身份阶级的观念,避免了传统的终身聘任制用人机制的弊端,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让员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大量的空间去选择、研究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

3.2 破除了以前的身份象征

传统的人事档案会很细致、具体的规定个人身份,并且根据人员的身份给予不同的待遇,这种分类方式,比较片面、武断,难以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而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打破了原有机制的限制,可以充分体现出因人而异、因人制宜的管理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公平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3.3 积极完善档案资料中的个人信息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程度不断提高,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个人信息,避免信息内容的失真、重复,在记录过程中,精细、真实、准确的记录个人信息,全面反映出个人的真实情况,以便于档案资料的使用。

3.4 建立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快,而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经难以满足档案的管理需求,所以,需要认真考虑成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让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管理人员人员能够及时收档、入档、归档,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 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措施

4.1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由于我国人事制度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步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直较为落后,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一直充当着富余人员的接受场所,但是同时也为改革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人事档案的改革没有被深入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在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制度也面临着最终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种问题都到了最终必须解决的时刻。人事档案管理自然首当其冲,不再有可以逃避改革的理由和场所了。

4.2 剥离人事档案的控制约束功能

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员的聘用机制,在实行这种制度之后,事业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会转变成一种契约关系,同时由于聘用合同的逐渐规范化,在人才的配置过程当中市场机制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这样就从制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干部与工人之间的身份界限,通过对岗位的管理从而取代对身份的管理。在这样的制度当中,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设定相应的岗位,而员工也可以进行自主择业。

4.3 成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在现代社会当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在任何的单位当中,人员的流动都变得更加的频繁,人事档案不应该完全由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或者控制。现阶段应该考虑在社会当中成立一种中立属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该机构应该遵守国家各项人事、劳动、档案管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同时接受当地国家人事、劳动部门以及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如果人事档案仍归单位管理,应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什么单位能够管理自己员工的人事档案,怎样管理;什么单位不能管理自己员工的人事档案;无权管理自己员工人事档案的单位其人事档案由谁来管理。

5 结束语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就对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发展。

[1]罗剑丽.人事制度改革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5):143-146+148.

[2]刘琴.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谈起[J].档案学通讯,2016(3):67-70.

[3]林天新.从吉登斯的“监督控制说”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改革[D].湖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管理制度身份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跟踪导练(三)(5)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原因研究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