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林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机制研究
崔志林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从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倾注大量政策和资源优惠用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但目前仍然存在制度创新滞后、发展战略系统性不强、生产要素交互不足、过度追求经济发展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应不断完善制度、法律建设,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合力,在力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及优势互补。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统一与协作、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受到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国家在大力倡导市场资源配置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均衡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要素的经济效能,通过区域产业整合、结构调整来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模与外延。近年来,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但依然存在制度、战略等机制方面的问题,研究我国当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构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之间的纵向与横向关联或区位优势指向会形成产业簇群,从而引发相关产业配套的区位迁移。一个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受到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劳力以及技术的影响,在形成过程中通常遇受到诸多方面的阻力,难以在单一行政区域内形成。而短时间内形成的产业配套体系缺乏长效的竞争优势,势必会带动周边弱势产业的区位迁移,进而与周边经济区域建立全新的合作分工关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失衡会引发区域内经济、技术等资源的更替与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会随着产品的供求关系以及主导产业的变化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转移梯度。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通常会伴随部分产业的区域转移,而周边地区在转移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成为首选产业转移地[1]。转移后的部分产业仍然可以利用相应的配套能力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为产业转移提供最小化的转移成本以及最大的产业效应,从而实现区域内的多向共赢局面。区域共享还表现在彼此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流、信息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在产业定位逐渐细化的经济背景下,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优势互补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缘融合与渗透愈加明显,许多全新的产业类型相继衍生出来,产业的动态融合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2]。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之间的优势产业存在必然差异,彼此之间的融合渗透是信息时代下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与以农业、制造业为支撑的传统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协同发展,会推动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共赢、自由流动,进而作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我们在肯定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繁荣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往往得益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优惠,各地在享受国家的土地、技术、资源、生态、产业等优惠政策后,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区域就业压力,激发新的产业创新点。这一发展模式尽管在短时间迅速激活了全国各地的重点发展区域,但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缺乏制度创新的支撑,各地产业整合、创新很难获得根本的动力。因此,单纯依靠国家优惠政策获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不具备可持续潜力的,如何从政策优惠的促狭格局内跳出来,从制度创新着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人力、资源等制定可行性的战略规划,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在审批效率和力度上有了显著提升,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东西部经济协调等措施,全面激发趋于经济一体化发展,这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区域发展战略的系统性上来看,各区域的战略规划具有鲜明的区位性与局限性,大多只能针对某一地域,各个战略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不强,缺乏机动有效的协调性,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各自为政。因此,土地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化进程都无法形成合力,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被逐步分解为地方战略,这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纵横深入,甚至违背了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初衷。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优惠及便民、惠民措施,从表面看,东、中、西各部的经济差异正逐步缩小,逐渐趋于均衡,但实际上,各地域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不通、制度障碍过多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为例,各地劳力资源受到户籍制度以及二元体制的限制,很难在不同地域之间快速高效流动,这势必会拖慢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深究经济发展失衡的内在原因,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时仍以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劳力资源等方面相比于东部地区处于弱势地位,将发展中心放在东部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但毫无疑问,这一做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甚至拖慢区域差异缩小的进度。过度追求效率目标一方面会导致区域分工协作不灵活,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没有充分发挥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导致彼此之间的协调沟通不灵活,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难以消除,目前我国各省市区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商品的自由流通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流通,就很难促进地方保护主义的消除。
首先,从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高度进行制度创新,特别要将地方政府的行为作为重点规范对象,避免各级政府部门以政绩和利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导向。在充分调动政府职能、发挥政权积极性的同时,也要适度约束政府的经济职能范围,监管政府通过土地规划、财税、经济等手段来调控区域的宏观发展。其次,建立公平、开明的法律环境。一方面要将不同地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纳入到法律规范范畴,解决当前存在的要素交流壁垒,这有利于最大限度规避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流通制度等进行改革,强化土地要素、劳力资源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首先,统筹整合各地域之间的优势与特色,做到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经济效能。特别要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统筹性发展,打破原来以数量为主的发展格局,变急功近利为良性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域之间形成合力,不断尝试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其次,各地域之间也应确定好角色分工与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质量这一核心,充分发掘辐射与带动能力。一方面要做好市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政府各部门的统筹建设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各地的优势产业企业通过跨地域经营或相互学习、交流的方式推动不同地域之间在人才、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流动。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将均衡性与协调性作为各地经济统筹规划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性意义[3]。首先,要密切结合好市场导向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单一的市场调节机制必然会导致地域经济差异的加大,这是由其利益导向性所决定的。因此,必须要明确并加强政府在地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高效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技术、信息在各地的共享与交流,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其次,在把握地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重点突出经济发展短板地带,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协调发展上,而不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上。
单独某一地域的经济繁荣并不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初衷,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战略。首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延。通过土地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不同地域之间的战略关系,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为基本目标,在推动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不同地域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优势整合,特别要确立各区域间的自由贸易与协同合作关系[4]。其次,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要摆脱传统区域战略模式下过度依赖国家优惠政策而制度创新不足的弊端,从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优势互补的视角进行战略升级,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基础,从而激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当下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对缩小地域经济差异、挖掘产业配套价值、扩大区域经济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单纯依靠政策优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因此,应着手于制度层面的创新,立足于生产要素的自由交流、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从根本上为产业的升级、融合、渗透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韩建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1):58-60.
[2]杨莲,付恒.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3-38.
[3]沈其新,王明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政治协同发展[J].中州学刊,2016,(5):1-5.
[4]马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0):110-113.
F21
A
1673-291X(2017)35-0006-02
2017-08-15
崔志林(1982-)男,辽宁盘山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政府管理、政府价值研究。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