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式课堂研究不能止步于已有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归纳与提炼,而应从问题解决的视角,聚焦苏式课堂的价值取向、要素关系及变革方式,通过深度的追问与深刻的反思,探寻苏式课堂的发展方向与实践可能。
【关键词】苏式课堂;价值选择;本质追问;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6-0039-03
【作者简介】王晓奕,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000)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学名师。
苏式课堂是苏州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的课堂变革。不同的历史时期,苏州教师面对不同的课堂教学问题,采取不同的变革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出具有苏州地域特色的课堂形态和教学范式。苏州教师只有不断追问,不断在自我否定中获得对“苏式课堂”本质规律和变革方式的认知与把握,才能不断推进“苏式课堂”的深入研究。
一、价值选择:向往怎样的课堂?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在“人间天堂”的苏州人,创造了苏绣、苏式糕点以及苏州园林等富有苏州特色的文化物产,也折射了苏州人的价值取向“好用又好看”,体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事物”。这种价值观念投射到学校教育中,就是希望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既有才能服务社会,又有修养完善自我,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纵观苏州教育的价值流变,从言偃的“经世致用”到范仲淹的“治国经邦”,体现社会价值取向;从“苏湖教法”的“明体达用”到叶圣陶的“应付生活与习惯养成并重”,社会价值取向逐渐转向个体价值取向;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苏州教育更是倡导“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聚焦生命的个体价值,确立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生命“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做个“有用的人”,两种价值取向在“生命的自我实现”层面达到了统一。
“完整的人”是指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促进人“德智体”诸方面的“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要保障人的体能,以便有体力和精力健康地学习;要发展人的智能,以便凭智力和能力独立地学习;要激发人的动能,以便有兴趣和热情主动地学习。无论什么学科,都要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科知识的三重意义转化:一是知识的信息意义,将抽象的学科知识向具象的客观事物转化,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生活形态和实践意义,知识便从书本中走出来,成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东西。二是知识的智能意义,将静态的学科知识向原创者的智慧才能转化,让学生知道知识复杂而艰辛的发现与创造过程,获得在思维方式、原创精神、独立品格及顽强意志等方面的深刻启迪,知识便注入了生命的体温,融入了学生的血脉。三是知识的生长意义,将外在的学科知识与内在的主观体验与成长需要联系起来,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生力量。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通过经验整合为结构化的体系,以及在复杂而不确定的真实情景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既增长了新知,又获得成长的快乐。
认识并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离不开教师。课堂不仅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中独特的生活类型,留下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快乐的;这种生命的快乐,是一种生命成长的意义感,是有意义的快乐。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在寻找背后的意义感。不只是学科有育人价值,课堂教学本身内含着育人的价值,师生共同创造了丰富而有意义的课堂生活,获得生命成长中“有意义的快乐”,这是课堂教学最美妙、最动人的旋律。“有意义的快乐”,是苏州师生对课堂教学的价值选择,也是苏州师生最为向往的课堂。苏州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创造的课堂也可以各不相同,只要践行“有意义的快乐”这一价值,只要遵循同一价值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准则,都可以称为苏式课堂研究。
二、本质追问:教学是怎么回事?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铁三角”。传统课堂中,教材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授业、传道、解惑”,教与学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关系;现代课堂中,师生共有教材,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认知,强调课堂教学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称之为“双基”;当下课堂中,学生可以拥有比教师更多的教学材料,甚至比教师更早掌握知识,“特殊认识论”已经无法适用后喻文化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当学生可以借助课堂之外的资源和力量,获得教材中乃至教材外的知识,并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时,教学将以何种方式存在?课堂教学与个体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一种群体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群体的合作,又回到个体。其间不可替代的是,群体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元、多向、多层、多种方式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这个群体的教与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特定的时空,固定的时间、确定的教室;特定的人群,一个成人和一群儿童;特定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特定的内容,指定的教材主题;特定的方式,教与学。这个特殊的交往活动,具有共时性、交互性、生成性与丰富性,不仅蕴含着知识与能力,而且蕴含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精神养料,是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期,也是师生获得有意义的快乐的不竭源泉。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构筑一种关系,即师生在相互关心、相互信赖、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这是一种师生命运的共同体,教师的责任就是组织、展开与支持这样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
这种特殊的交往关系,第一是师生关系。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交往方式与交往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与生命体验。这种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彼此尊重,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对自己負责,也对别人负责,面对冲突相互沟通对话,维护每个人应有的权益。第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彼此关心,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安全感和信赖感。这样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是柔的,是糯的,是水一样的润泽。这种师友般的关系,具有超越血缘的亲情,是值得信赖的真实依靠。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学生。作为师生,最好的教是引导和点拨;作为朋友,最好的教是互学与对话;作为(学生的)学生,最好的教是让学生教。这样的课堂,可以听得到每一个人发出的声音,教学就成了交响乐团的合奏。苏式课堂,就应该是交响乐团式的教学。endprint
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像“无形的大手”,左右着课堂教学的观念形成。教学观:不教之教;过程观:交互生成;教材观:对话平台;评价观:知己达人。
三、方式变革:怎样才会有改变?
1.问题解決。苏式课堂研究的存在价值在于解决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于走出一条课堂教学的苏州之路。特色不是唯一的追求,解决问题促进人的成长才是最终的目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能深刻地认识并准确地把握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并有行之有效的改进方式和路径,考验的是苏州教师的教育智慧。叶圣陶先生在苏州从教期间,针对课堂中教师教得过多的问题,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改进策略,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集中体现在他后期所作的《自力二十二韵》中:“……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跟随叶圣陶先生编写语文教材的庄杏珍老师,针对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得无趣的问题,提出了“用形象的语言教出语言的现象”的改进策略,注重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和品味,感受汉语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之美,还语文教学之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在庄杏珍老师的引导下,薛法根老师针对教师教得碎的问题,提出了“组块教学”的改进策略,围绕核心目标,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综合的活动板块,实现一个活动达成多方面的发展,让教学增值。这样的持续改进,如同源源不断的河水,百折不挠却又自然而然。
2.经验改造。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学科课堂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小到如何讲解一个词语,如何让学生正确移动小数点。这些细小的问题解决沉淀的是个体的教学经验,这种经验的日积月累,就逐渐形成了对学生、对学科、对教学的一系列基本认识。这些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只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作用就很有限,甚至只能为一个教师所用。如果将这些经验性的认识,加以改造,提升到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或者教学主张的层面,就会具有更大范围的作用力,促进更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革。薛法根老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尝试循环日记,每个小组一周围绕一个主题轮流写。学生边看别人的日记边作点评,之后再写自己的日记。这样的日记成了小组同学之间思想情感的纽带,是一种无言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爱读乐写,迁移到其他班级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提升这样的写作实践?他借用活动心理学理论,发现了语言交际功能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当写作成为一种交际的需要时,写作就有了足够的动力,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由此,薛法根老师提出了儿童交际作文的教学主张,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3.思想凝练。课堂教学具有内在的规定性,须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课堂的基本原则,极少有颠覆性的革命,更多的是改良性的变革。苏式课堂体现“和而不同、大同小异”,“和”指的是共同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规则,“异”指的是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化创造。苏式课堂不是只有一个样子,而具有多样性。每一所样本学校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课堂教学问题做出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既有教学模式层面,也有教学方式、方法与策略层面,还应该体现在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层面。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移植他人的思想和经验,而是一种实践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背后,是我们思维的历练和思想的日渐深刻。教师的思想往往是碎片化、经验型的,就事论事而不能透过事件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原理。这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梳理,进行深度的省察和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此,就会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从“精讲多练”出发,理清了“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教学思想,超越语文学科,成为一种教学哲学,具有普适价值,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想是凝练的,而实践是多样的。苏式课堂研究追求的美好境界,可以描述为:生生不息,息息相通。endprint